“家丑”的拖累
不过对处于内忧外患的奥迪来说,想要以此翻盘,并不容易。
近期奥迪对于新A8等车型和新规划的造势,确实为其博足了眼球,不过比起奥迪的大展宏图,它自身的纷纷扰扰,尤其是那些外扬的“家丑”,似乎更能引起业界关注。
从去年11月上汽集团发布与奥迪的合作声明,到如今的上汽奥迪项目组解散,奥迪在华的波澜起伏已经让“吃瓜群众”看了一场又一场大戏。曾经的奥迪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就是靠着比竞争对手更为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与合作车企之间稳固的关系,如果奥迪不能化解在中国这个主要市场的矛盾,发布再多规划,可能也是徒劳。
而奥迪的排放门丑闻,也成了新A8撕不掉的标签。今年6月,奥迪在德国被指控其旗下A7和A8车型安装了排放作弊软件,德国交通部已经责令奥迪召回2.4万辆2009年至2013年生产的A7和A8车型,作为奥迪最高档的车型之一,这已经成为A8自身不可磨灭的黑点,而这一事件也将继续侵蚀奥迪的声誉。
除此之外,虽说奥迪A8目前对于自动化驾驶技术的研发已比较成熟,但这一市场也逐渐成为车企强有力的竞争砝码,除了老对手宝马和奔驰,传统和新兴车企都在这个起跑线持平的领域积极制定自己的自动驾驶战略,即使奥迪有了暂时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未来也可能被“拍在沙滩上”。
况且新A8如果在中国上市,其自动驾驶这一最大的才华,恐怕目前还无法施展。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的法律体系,还未涉及到无人驾驶机动车辆这一命题,如果驾驶员不对机动车进行控制,在中国涉嫌违法行为,所以法律限制,也势必是奥迪翻身的“拦路虎”之一。
而目前,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奥迪的一系列危机,施泰德本人也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有奥迪内部人士透露,施泰德虽然再获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延期,但可能早于2020年就卸任,而到时离开了施泰德的奥迪在华发展局面如何,谁也不好预料。
不过,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即使有再多绚烂的规划作支撑,奥迪背后却还是乌云密布,仅靠一辆新A8,很难驱散。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路梦怡 实习生 江央索珍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消费者疑奥迪4S店以旧充新 回应称不认可单方面鉴定 奥迪Q5车内异味疑问多年未解 奥迪豪华车第一头衔或难保 品牌销量上半年迅速滑落 奥迪麻烦不断:物化女性引消费者反感 销量退步 奥迪的傲慢与偏见:金主都敢不重视 接下来会再干点啥 搜索更多: 奥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