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除中昌海运未公布重组标的为永乐影视外,其他三次重组永乐影视均作出过业绩承诺。诸如,在与华谊兄弟的交易中,永乐影视方给出的利润承诺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年经审计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00万元、8450万元、10985万元和14280万元。在问询函中,深交所也要求永乐影视补充披露上述三次重组终止的原因,以及上述三次业绩承诺与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同一年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对于永乐影视多次谋求登陆资本市场的行为,宋清辉坦言,永乐影视屡败屡战热衷于注入A股或因为影视市场已步入成熟期,使得影视企业成长空间出现缩小,而永乐影视通过上市运作可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财务数据显示,永乐影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04亿元、4.77亿元以及1.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约为1.45亿元、1.26亿元和6595.18万元。业绩存在一定的下滑的迹象。对此,深交所也要求当代东方说明报告期内永乐影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原因。
圆梦A股仍存变数
在永乐影视多次尝试均告失败后,此次能否成功接入资本市场受到市场的格外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在屡败屡战,第五次尝试“谋局”登陆资本市场的永乐影视此次能否如愿以偿仍存在一定的变数。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目前,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的资本运作依然是打压之势,这也是永乐影视此次注入A股上市公司存在的最大困难和不确定性。对于上市公司的重组而言,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因素都可能会成为阻碍。此次深交所问询对于当代东方的此次重组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或会对永乐影视的再次闯A产生不利局面。
实际上,自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及监管层对VR、游戏、影视、互联网金融等纯概念题材的并购审核日渐趋严,不少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连连失败。诸如,2016年11月,东方网络发布公告拟斥资16.29亿元收购嘉博文化,时隔5个月后,东方网络宣布鉴于影视行业市场环境、相关政策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与嘉博文化的相关交易对方就协议相关条款无法达成一致,决定嘉博文化100%股权将不再作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
而当代东方此次溢价收购永乐影视在宋清辉看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宋清辉表示,按照并购理论,一般溢价收购的原因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而企业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企业竞争者的削弱。但是,溢价收购并非毫无风险,高溢价收购带来的商誉,往往会给收购方带来较大的减值风险。
“当前,监管层对高溢价并购的监管呈现出加码之势,特别是对于披着协同“外衣”抛出高溢价并购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溢价背后的合理性的审核,若上市公司不能够对协同效应作出合理性说明,预计高溢价并购将受到抑制。”宋清辉补充道。
此外,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影视行业并购火热的2014年、2015年未能抓住机遇登陆资本市场的永乐影视,其上市之路或存在一定的困难性。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当代东方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截至发稿,对方电话未有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高萍 共2页 上一页 [1] [2] 四次失利 永乐影视再闯资本市场能否划上完结符 搜索更多: 永乐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