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背后
菲达环保与神鹰集团管理人的诉讼纠纷还在继续,不论最终谁是胜诉方,但综合各方表述及记者调查采访,引申出的问题令人费解。
梳理二者的这场担保恩怨,主要问题大致可归纳三点:一是在这次担保过程中,是否以上市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二是参与中介机构是否按照独立、公开、公平要求,给出了公允评的市场估价;三是这次反担保担保过程是否遵循了审慎性原则。
关于第一点担保行为是否以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26日的法庭辩论环节,菲达环保方面代理律师指出,菲达环保是浙江省属国资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巨化集团。在此之前,浙江国资委和巨化集团,已经多次提出与神鹰集团解除担保关系。
不过,在辩论环节,菲达环保方面代理律师还同时提到,解除担保会让神鹰集团难以为继,为了化解风险性企业的金融风险,诸暨市人民政府召集多方协调,“要求”菲达环保继续为神鹰集团提供担保。
关于第二点担保抵押物估值是否公允,菲达环保获取神鹰集团32间商铺作为担保资产,担保抵押资产评估价值合计为1.42亿元。其中朗臻·幸福家园14间商铺,评估价值为7013.69万元,折后均价为1.84万元/平方米。
根据记者实地采访以及与周边楼盘的价格比较,目前朗臻·幸福家园商铺的市场价,远低于2015年12月给出的评估价。另外,在这次担保过程中,菲达环保方面只是简单公布了中介机构的评估总价,未公开详实的评估参数。面对悬殊的差价,难免让人对这次担保产生种种疑问。
关于是否遵循了审慎性原则。菲达环保获得抵押物的评估值,与担保借款余额1.57亿元,仅相差1479万元,敞口率为9%。也就是说,抵押物的估值基本与担保额相当。
“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机构在资产评估和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性。因此在担保时,抵押物估值往往按实际市场价的3-5折处理,特别是针对大额、逾期的借款做担保时,抵押物的估值更低。明显不合常理的担保评估,往往背后存在着利益问题。”上述广东匿名律师称。
另外,针对菲达环保与神鹰集团的担保纠纷,上海一位证券维权律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第一,菲达环保高管负有勤勉尽责的义务;第二,中介机构是否做到了审慎的尽职调查。如果最终的结果是,由于双方没有做好把关,导致菲达环保遭受较大损失。根据《公司法》规定,菲达环保高管应对公司损失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菲达环保高管赔偿公司损失的责任。
自去年4月神鹰集团进入破产程序以来,菲达环保似乎一直笼罩在担保阴云中,二级市场的股价跌跌不休。上述上海的证券维权律师称,菲达环保对神鹰集团的担保事项中,如果涉嫌对投资者构成误导性陈述最终被证监会认定,投资者可以进行起诉,要求菲达环保对个人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搜索更多: 菲达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