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钓大鱼
对于长租公寓面临的利润不高、回报较长问题,吴迪表示,国内租赁业从起步到现在并不长,行业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主要还是得扎实地把握好客户的需求。
虽然盈利还未解决,但吴迪认为,万科选择了做大众市场,如果没有规模,怎么生存下去?
据悉,目前广州、厦门以及北京这三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泊寓北京方面希望在5年内能运营10万间的规模。现时筹划准备的长租公寓项目达到了13处,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目前累计投入了20多亿元。
广州泊寓总经理张成皓则称,广州泊寓今年开业的规模预计达到1万间左右,预计年营收将突破1个亿。
在厦门,据去年泊寓厦门品牌发布会所透露,泊寓厦门希望在三年内服务的客户人数超过10万人,成为厦门最大的长租公寓品牌。
规模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与想象,但回归到实际,长租公寓盈利的路途还有多远?
广州商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核心区域的优质公寓,其本身便具备增值的条件。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环境下,物业租金将会水涨船高。
基于投资与资产增值的目的,若长租公寓运营商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客观上来说,实现长期的集中收益并不难,“所以最根本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产品搞砸,解决好消防问题,做好产品与服务”。
“万科至今更愿意把自己称为一个不动产商,而不是纯粹的房地产开发。”吴迪如是说道,万科更在乎的是开发之后的经营管理,这与传统的开发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产品精细度无法做到与业务相匹配的话,这项业务是会很容易死掉的。
在解决盈利难的问题上,张成皓称,泊寓业务也在通过深挖物业价值、提升运营能力、打造高效的扁平化组织来提升业务的盈利能力。譬如,运营泊寓开发的专有平台,将租务场景实现了线上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
私募基金人士则分析,在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上,开发商将会逐渐掌握优势。能够在更复杂的地产开发实现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长租公寓的产品和运营对开发商而言只能算小儿科。
“他们可能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还是传统地产行业的人力成本过高,要整体达到盈亏平衡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回报周期较长,但随着土地出让市场中对自持比例提出要求,北京市场人士认为,发展长租公寓业务,也可以让企业培养一个很好的运营团队。
若进一步把长租公寓放到“万亿大万科”的计划中,或许更容易理解目前万科对于长租公寓规模诉求的逻辑。
万科曾提出,在第四个十年,万科在服务于城市发展的生态系统中相关的企业体量,对行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贡献要达到万亿企业的水准,而新拓展的业务要能够与传统开发业务并驾齐驱。
市场人士称,作为新业务的一份子,长租公寓分担一点任务很正常,当下租赁市场的发展空间也支撑得起规模的想象。当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泊寓在扩张过程中需要跨过的几道门槛。
(来源:观点地产网 记者:张凯璇)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万科绿地保利负债均超3千亿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 万科董事会换届仍没时间表 王石最近在干嘛? 太原万科城涉欺诈销售遭业主维权 万科龙湖进军长租公寓 存量房时代还有哪些玩法? 恒大持股万科至今已浮亏72亿 许家印这次玩砸了? 搜索更多: 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