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财报谁之过
调查报告称,郭英成及前执行董事陈耿贤参与批核目前可见的39项借款协议。但目前无证据显示,其二人知晓前员工在批核之后对此41项借款记录采取的会计行为。
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证明董事会成员是刻意为之,所有的董事将负有用虚假信息和资料,刻意欺骗公众、刻意欺骗联交所的责任。如果采用虚假信息骗取可转债贷款、股票配售款项等,该行为属于刑事性质,但前提是要证明董事知情或者知情但不采取行动。”黄立冲认为,财报丑闻对董事会成员的信誉影响极大,并有可能导致监管机构的进一步调查。
对公司本身,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香港上市公司一旦坐实财务造假,将视不同的严重程度,处以罚款、警告甚至退市等惩罚。”
佳兆业公告显示,由佳兆业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仪昭、饶永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意见是,将征询法律意见,以了解应对涉欺诈的前雇员及第三方采取何种行动,或将考虑针对犯事者提起民事诉讼。
这些前雇员的姓名与职位信息,佳兆业始终未公布。目前,佳兆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中,多名前高管被发现与这些可疑交易有关联。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佳兆业公告发现,自从2014年11月房源被锁以来,佳兆业高管团队更换频繁。其中,财务管理团队中,原首席财务官张鸿光于2014年12月辞任,此后万兵于2015年12月接棒,而万兵于2016年11月辞职,佳兆业现任首席财务官是黄志强。
富事高认为,佳兆业多名高管已经离职无法协助调查、多名第三方实体已解散或为英属处女群岛登记的境外实体导致无法取得拥有权记录、大量交易欠缺足够的书面证据、资金池系统的现金流的变动特性等因素限制了调查报告的完成程度。
在富事高的调查报告临摹下,一幅上市公司涉嫌财报造假的画卷在公众面前展开,但很明显,佳兆业意图将财报造假的责任归结到已离职员工身上。
目前,佳兆业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大部分被锁项目已经解锁。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佳兆业曾被锁的39个项目中剩余3个处于受限制状态,相关账面净值为34亿元。
截至目前,佳兆业股权架构如下:生命人寿持股29.94%、大丰持股16.42%、大正持股16.41%、大昌持股16.42%,合计共79.19%,而公众持股量为20.81%,低于港交所规定的25%红线。
按照佳兆业既定计划,12月除了发布富事高的调查发现外,还须恢复公众持股量,以及刊发停牌期间所有应发而未发的财报和中报。佳兆业要在未来10天之内完成上述未完成的工作,已经到了冲刺时刻。
第一财经日报 陈淑贞 共2页 上一页 [1] [2] 佳兆业被前雇员“坑” 涉资高达352亿元 佳兆业涉嫌财报造假路径曝光 隐藏债务近400亿元 佳兆业发布深圳两项目 均是社区型购物中心 佳兆业翻身要靠多元化?300亿投资旅游综合体 佳兆业世界第一高楼计划落空 曾遭遇政府锁盘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