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王健林的一个决定,正搅得内地物业圈天翻地覆。
在万达“去地产化”战略转型之下,王健林选择将非核心的万达物业管理业务剥离出去。这个或涉及高达4000万平方米管理面积,年收入10亿元的物业大绣球抛出去,便引来了万科、绿城、花样年和中民这样的豪华阵容来打擂对决。
这是一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物业大生意。谁吃下万达物业,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级合作。
万达标的的物业管理面积和年收入,分别达4000万平方米和10个亿。按照目前大型物业公司的盈利能力9%计算,万达物业净利在9000万元左右,而按照动态市盈率28-30倍估算,万达物业估值在20-30亿元之间。
谁笑到最后?
多个信源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花样年已经搞定王健林。双方已经签订意向收购协议,正在敲定最终细节。截至目前,具体收购对价、标的资产状况等,还未有明确说法。
万达物业方面还未就这笔交易对外确认或置评,花样年方面则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根据上市公司披露规定,目前还不能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在交易尘埃落定之后,与万达会有怎么样的磨合期,如果消化不良出现排斥怎么办,这些都对花样年的管理能力提出高诉求。同样,并购万达物业之后,花样年如何实现资本化,其盈利如何持续,仍然是它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王首富“叫卖”万达物管
漫漫30年房地产开发长河,见证了“50后”王健林的奋斗史。历经三次转型,万达从偏居一隅的小房企转身为国内商业地产泰斗,掌舵者王健林也带着他的万达财富故事走向全球。
王健林在产业链上的野心,无法掩藏。他想向全球输出“王式”价值观—在他退休前,要把万达带进世界十强企业。路径是崭新的,金融与文化是王健林圈下的两个重点。
他开始撕去万达身上的“地产”标签,这场“自我革命”两年前就已在万达内部发酵。2015年初,万达正式启动第四次转型,王健林要求万达不再把地产作为主导产业和收入、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王健林为万达开出的新药方是“轻资产”和“多元化”,今年年初,西双版纳会场洋洋洒洒万字报告已详细传递出这层信号。关键步骤之一,万达先将优势兵力转移到新型服务产业,这才有了文章一开始“比武招亲”的故事。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物业管理并非万达这轮转型的核心方向,万达内部对剥离此项业务也早有讨论,他们力求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向文化、影视、金融等领域快速转型。
此刻,王健林怎么想,似乎更关键。今年是万达转型关键年,他设定了转型指标—服务业收入、净利占比过半。
“一个世纪以来,全球的大型房企没有一家转型成功,万达可能就要改写世界经济历史,要成为全球第一个大型房企成功转型的样板,”王健林说,万达转型绝不是口头说说,做做样子,而是说到做到。
如此一来,这笔买卖,势在必行。
可查资料显示,成立于1994年的万达物业拥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旗下分、子公司50余家,业务遍及全国60个大中城市,承接物业管理项目超过130个,管理业态涵盖高中档住宅小区、大型文旅社区、高端写字楼、高级SOHO公寓、别墅、商铺、室外步行街等,管理面积超6000万平方米。
市场吹风,称万达此次打包的物业管理资产,是除城市综合体和大型文旅项目之外的其他所有业态,保守估计,这笔交易涉及的物业管理面积也会超过4000万平方米,物业年收入将超过10亿元,堪称史上之最。
无论谁吃下万达物业,都是一笔里程碑式的收购样本。这也就不难理解,万达物业这颗绣球之外的擂台上,站着的是万科、绿城、花样年和中民这样的豪华阵容。
四方打擂
这是一场综合实力的PK对决。
万科物业有过硬的品牌优势,是目前营收最大的物业公司,其去年营收达29.7亿元。2015年8月,万科宣布拟拆分物业上市,并顺势启动万科物业市场化扩张,要做国内第一个百亿级别的物业公司。
绿城物业同样以高质量服务的美誉度著称,去年底,绿城物业在港交所发布上市招股书,将自己的物业“新故事”包装上园区O2O概念。
花样年则拥有多元化的子品牌布局,在全国拓展和管理的物业面积总量已达到约3.3亿平方米。花样年是国内最擅长资本化运作的物业管理方,其旗下物业品牌“彩生活”和“美易家”先后挂牌港股和新三板,分别定位服务普通住宅和写字楼、高端公寓。另一物业品牌开元国际则立足于高端住宅。
中民物业属于后起之秀,业界知名度低于竞争对手。公开资料显示,中民物业为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八大板块之一。按照中民物业董事长王晖的意思,其将主要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获取物业资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迪士尼CEO公开回应万达挑战:我被王健林的言论逗乐了
不管王健林说什么,微鲸让迪士尼“进”客厅了
迪士尼CEO回击王健林:言论搞笑
迪士尼回应王健林“不该来中国”:言论很搞笑
这个项目 就是王健林口中将超越迪士尼的“城”
搜索更多: 王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