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对于出现1分钱账单的问题,一些消费分期行业人士透露,其实在消费分期平台,刷用户的现象极其常见,不少大学生在不经意间参加了扫码送水、送水果等活动,实际就被注册、被分期,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对此,易观智库金融行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来妍表示,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暴露了目前市场上一些消费分期平台的审核及风控漏洞,消费分期平台应加大审核力度,并加强对消费行为的监测,及时提醒用户还款期限。消费者被冒名注册主要是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消费者应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遇到被冒名注册,应该即时报案,并向消费分期平台说明情况。
更重要的是,这其中也凸显了分期平台管控漏洞。相关分析人士指出,不少学校代理为了冲用户量,可能会出现违规注册的行为,而这背后还是平台在管理方面的不严格。
引发套现等违规问题
除了冒名注册、信息泄露等问题,消费分期市场还存在着催收方式不当、套现等问题。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在消费分期平台一旦出现违约,不仅面临着缴纳高额违约金的问题,而且一些平台会通过家长、老师等多方渠道向学生施压,有的甚至恐吓学生不还款就不能顺利毕业。对于类似事件,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导致这种现象往往是业务员在交易过程中审单不严造成的。如果要求面签并确认消费者身份信息,被冒用的情形应当会大大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被冒名注册,在调查过程中,还出现了收取学生分期平台账户套现等问题,来妍表示,套现问题频发主要原因是一些消费分期平台的资格审核、风控措施不够严格,导致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牟取不法收入,各消费分期平台应加强自身监管,将资格审核与市场推广权责分离,避免一些员工为了冲业绩降低审核标准。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 共2页 上一页 [1] [2] 趣分期拆除VIE回归国内 趣租业务运营不到半年遇挫折 趣分期拓展受阻 刚拿蚂蚁金服$2亿的趣分期趣租已悄悄停运 搜索更多: 趣分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