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一波三折的金徽酒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资本梦。昨日,证监会发布核准公告,包括金徽酒在列的9家企业首发申请获批,它也成为第19家上市的白酒企业。然而,上市落听后,金徽酒的闯关之路并没有结束。IPO前备受质疑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品牌地域性过强等因素,仍将是考验它的难题。
终获“小纸条”
昨日之前,金徽酒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2014年4月,金徽酒首次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并未通过证监会审核。去年,金徽酒再次向上交所递交了申请,随后首发获批,数天之后,证监会宣布IPO暂停,金徽酒临门一脚踏空。
招股说明书显示,此番成功拿到“小纸条”后,金徽酒拟募集资金8.43亿元,其中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占据主要地位,约5.92亿元。金徽酒称,公司受到2008年汶川地震影响,现有部分窖池及生产设备破损严重,已无法继续使用,导致近年原酒实际产能受限,产量较低。公司虽然采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措施,逐步恢复原酒产能、增加原酒产量,但仍面临原酒产量有待提高的问题。
另外,报告期内金徽酒原酒自产量与采购量比例分别为43.80%、55.38%和53.48%,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公司原酒产量将达到1.3万吨设计产能,成品酒达到2万吨设计产能,由此可见,上市之后的当务之急,金徽酒选择了扩充产能。
依然是招股书的信息显示,金徽酒占据白酒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为0.19%;公司2012、2013、2014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76亿元、10.93亿元和10.13亿元;净利润仅为1.06亿元、1.08亿元和1.25亿元。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与体量相当、同为区域上市酒企的青青稞酒相比相差甚远,后者2012、2013、2014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97亿元、14.38亿元和13.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3.73亿元和3.17亿元。
因此有投资者担忧,金徽酒将募集资金投入到扩张产能中,但企业的体量与市场份额并不匹配,很难进行消化。
拟发力领域毛利率已连降
除了产能扩张,金徽酒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出,公司的产品结构不合理,2014年度高、中、低档酒的产量占比分别为7.59%、61.58%和30.83%;根据披露的项目计划来看,待金徽酒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将使高、中、低三类产品的产量比例达到15%、50%、35%。
然而数据显示,金徽酒高档酒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2013、2014年的高档酒营业毛利占比分别为36.98%、32.36%和27.44%。金徽酒表示,主要原因为2012年末以来高档白酒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共2页 [1] [2] 下一页 金徽酒信披“随意”勾兑嫌疑 金徽酒IPO冲刺:业绩增速下滑 拟募资“过冬” 募投项目或难达预期 搜索更多: 金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