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改变
接地气儿与“高冷”并存
而今,在经历过种种后,特斯拉对中国市场显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显然这个市场是非常与众不同的,有它自己的个性。”李嘉图表示,之前特斯拉认为很多在美国市场已经成形、成熟的东西,在中国也会如此,“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比方说关于充电的市场普及教育。”
因此在李嘉图看来,做好针对公众的纯电动汽车普及教育工作,将是短期内他在华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希望公众在接受程度上并不单单说对特斯拉这个品牌有更多的了解和感知,而是对整个纯电动汽车有更多的认知,能够认识到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于是,现在的特斯拉,更喜欢强调其作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和先驱,将如何对整个产业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特斯拉对其过去一年在华的营销传播方式做了反思,并开始重新设立其在华品牌营销的重点。“之前特斯拉刚刚来到中国,所以工作重心更多放到了客户身上。”陶融坦承,由于此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不够系统和有条理,从而导致很多消费者和媒体并未真正了解它。“我们在更主动地对特斯拉进行梳理传播。现在开始,我们做营销传播的重点,就是要讲一个真实的特斯拉。”
不过虽然特斯拉现在姿态更低、更接地气儿,但其定位似乎仍将坚持“高冷”气质。2017年特斯拉计划推出Model 3,这款车的价格将降至30万-40万元。对此,有消费者担心,这样的特斯拉将如何保证其高端定位和品质。“其实就跟宝马、奥迪也有低价车型一样,Model 3的出现是让特斯拉的产品线更丰富。”特斯拉中国传播内容负责人兰启昌表示,特斯拉的定位仍是高端车。“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人驾驶特斯拉,而不是大多数人。”
一度高光
在中国市场陷入棘手困境,显然出乎马斯克的预料。由于光环效应,特斯拉去年一进入中国市场便被一路追捧。去年4月,马斯克到华向第一批特斯拉车主交车时,更是感受到了中国车主的热情,其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随后5月,特斯拉在华的销售指标便从3000辆提高到10000辆;特斯拉中国的员工数量也在2014年下半年大幅扩张,从刚刚进入市场时的不足20人攀升至超过600人。
“全球一致”
过去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原则也坚持与全球一致。去年特斯拉曾尝试与天猫在双十一期间合作,虽然得到了包括特斯拉全球销售副总裁纪龙在内的美国总部多位高管的认可,但最终还是被特斯拉总部以不得改变其直销模式的禁令叫停。
2013年年底,中国买主需要预付25万元人民币订金,才可以预订一部Model S。但美国要求特斯拉在中国采取全球一致的标准,在最终公布的定价办法中,买家只要缴纳1.5万元的订金即可下单。据称多位高管对此都曾提出过异议,认为这么低的违约成本可能会导致逃单问题。直至2014年11月,总部才终于同意将订金涨到5万元。
积极营销
过去一个月时间里,特斯拉营销活动频频:位于北京亦庄的特斯拉服务中心首次对媒体开放、推出客户尊享计划和保值承诺服务,以及开展“共建蓝天”公益活动等。此外,马斯克近期还对外宣布将在3年内在华建造整车厂,每年在中国采购2.5亿美元的原材料。
(来源:新京报 记者 张洁) 共2页 上一页 [1] [2] 裁员风波之后:特斯拉完成在华调整 销量不作短期目标 传特斯拉或将在中国建厂 已造访力帆长安 特斯拉在华浮华退去 成极少数人炫富晒时尚工具 商业地产借势“特斯拉效应” 苏宁最后一公里圣诞老人开着特斯拉豪车送货上门 搜索更多: 特斯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