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老年群体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出游的关注,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和消费套路,侵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帮助老年消费者避开消费陷阱,省消保委发布“银发族”消费指南,提醒老年人警惕消费陷阱,守护幸福晚年。
“现在购物、扫码入园等到处都需要用智能手机,但我还是用不好。”今年67岁的市民马英娟已使用智能手机多年,但除了看视频、接打电话外,很多功能都不会用,使用过程中总出现问题,经常需要儿女帮忙操作。如今,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家用智能电器等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像马英娟一样,“看不懂、不会用、易受骗”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省消保委提醒老年人在购买智能设备时,优先选择具备大字体、大音量、一键呼救等适老功能的设备,可要求商家演示操作流程,确认是否匹配自身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商家以“免费教用手机”“智能设备试用”为由,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高价低配产品或办理不必要的增值服务。遇到此类情况,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支付款项。在使用手机APP时,对“读取通讯录”“获取位置信息”等非必要权限,尽量选择“拒绝”或“仅在使用时允许”。尤其在使用金融类、购物类APP时,切勿随意授权敏感权限,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话题成为老年消费者最关注的内容之一,其中,养生保健领域是消费纠纷高发区,为此,老年消费者要对“包治百病”“量子养生”“基因疗法”等夸大宣传保持警惕,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生病需及时就医。购买保健食品时,要认准“蓝帽子”标志,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远离“亲情营销”陷阱,遇到陌生人过度“示好”,进而推销高价保健器材或虚假健康服务要提高警惕;如需购买养老旅居、康复护理等服务,应选择有资质的机构,签订正式合同,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退改条款,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费用。
近年来,外出旅游备受老年消费者喜爱,若想保障出行安全与消费权益,在选择旅行社时,要查看其经营许可证,优先选择推出“夕阳红”专属线路的正规机构,确认行程中是否配备医护人员、是否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避免参加高强度、低保障的低价团;提前购买旅游意外险,随身携带常用药品及急救联系方式,在景区消费时,保留好门票、购物小票等凭证,如遇到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和合承德网 记者 石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