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近日走访天水市租赁市场时发现,从日常出行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庆典服饰,到城市建设所需的工程设备、缓解停车难题的小区车位,“租赁经济”正渗透到天水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的多个领域,“租经济”呈现出多元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我们三四个人组建了一个短视频创作团队。由于大家都是刚创业,手头都没有太多积蓄,很多拍摄设备都是随时租赁的。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我们发现现在市场上不仅可以租到设备,就连技术都可以租赁,这为我们团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今年20多岁的张旭峰执掌着一个数字团队,他的团队在多元租赁市场的扶持下逐步发展起来,提及天水“租赁经济”的发展,他大有感触,“在一些活动中需要无人机,如果买一台就得好几千元,现在市上有出租的业务,按照拍摄要求一次五百元左右,质量有保证,还省时省力省心。”
如今,像张旭峰这样选择租赁方式解决生活、工作需求的市民越来越多。天水市租赁市场已形成电动自行车、庆典服饰、家政服务、街头充电、工程设备、房屋车辆等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且服务不断升级。服务商不仅提供丰富的租赁品类,还打造了“配送—维护—回收”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明确押金退还、损坏赔偿等机制,让市民租赁更放心、更省心,服务范围已延伸至天水七县区,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
王佳鹏这几天刚解决一件烦恼事,前段时间他刚买了车,但由于住的是老小区,停车位紧张,停在马路上既不安全费用又高。“前几天单位的同事告诉我,小区附近一个新小区有住户出租停车位,按每年2000元的价格租了3年。平时不觉得租赁市场有多重要,直到自己需要才发现,‘租赁经济’其实能够影响到每一个人。”王佳鹏深有感触地说。
停车难是天水市民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有效缓解这一难题,天水市秦州区积极探索,推出车位租赁服务,为城市停车“松绑”。记者在秦州区某立体车位租赁点看到,小型机械式设备让车位空间利用率实现较大提升,极大地节省了土地资源。市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预约、开锁、缴费等操作,全程智能便捷。同时,该立体车位配备多重安全防护设计,保障车辆停放安全。在计费方式上,提供短租、长租和按次计费等灵活方案,满足不同车主的停车需求,有效改善了老城区停车拥堵的状况,成为天水市智慧停车的生动实践。
“租赁经济”不仅惠及民生,也为天水市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麦积区,有多家扣件卡件租赁机构专注于道路建设服务,为当地道路工程项目提供适配不同路况的专业化设备。“以前做项目需要自己采购大量扣件卡件,费时费力,现在通过租用,不仅设备质量有保障,还能享受‘租赁—配送—安装—维护’全链条服务,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麦积区一道路建设项目负责人白斌表示。这些专业租赁机构凭借设备耐用性与响应及时性,成为当地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助力,为项目提速增效提供了保障。
“租赁经济”的绿色属性不仅体现在出行领域,在生活消费中同样凸显。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附近,记者发现了一家专注大学生运动鞋服租售的公司,为大学生提供“以租代购”的新型消费模式,大学生花360元办理全年会员后免费拿到一双全新的国内品牌的运动鞋,随后每月可以以一杯奶茶钱的成本兑换全新的鞋子。“绝大部分大学生生活预算压力较大,我们采取的模式既解决了在校学生追逐潮流的消费观念,又解决了购鞋消费压力大的问题,同时把回收的旧鞋用于社会公益,实现了校园换新—低碳环保—公益助学三赢的模式。”公司销售负责人蒋经理告诉记者。
从“能用就行”到“追求品质”,“租赁经济”正从“刚需服务”向“品质体验”升级。不仅如此,租赁服务还延伸到文化、体育等领域。天水部分文旅企业推出了“户外装备租赁套餐”,包含帐篷、睡袋、登山杖等专业装备,满足市民短途露营需求;部分健身房也推出了“运动器材租赁服务”,让市民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健身体验。多样化、高品质的租赁服务,正不断满足着天水市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租赁经济”正以其绿色、便捷、高品质的特点,成为天水市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引领着城市消费新时尚。
来源:天水日报社 天水融媒记者 刘晓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