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网约车“一口价”:“司乘两难”如何解?

  业内人士指出,早期平台多以“高额补贴+低抽成”策略抢占市场,但后期部分平台不断压低运价或采用较高抽成模式,司机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平台不断降价,为保住订单、留住司机,我们也被迫加入价格战,非高峰时段的单价已从几年前的1.8元/公里降至1.2元/公里。”携华出行重庆地区负责人张勇说。

  网约车司机赵明告诉记者,他在大平台上接单抽成约为20%;而中小平台依靠聚合平台引流,司机接单后面临“聚合平台+网约车平台”双边抽成,略高于大平台。

  如何构筑三方共赢生态?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网约车价格监管政策。如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

  广东清远、江西鹰潭、浙江宁波等多地召开座谈会,或对网约车平台进行约谈,一些地方提出不得强迫网约车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那么,究竟是否应取消“一口价”模式?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治理的核心不是“禁止”,而在于寻求“最优解”。应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发挥“一口价”模式的优势,建立合理的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既要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和良好体验,也要维护网约车司机的合理收入。

  记者了解到,多地已采取举措,约束平台经营行为、规范行业秩序。

  昆明等地发布规范性文件,要求合理设定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8月,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多家企业发布公告减少抽成。业内人士认为,降低抽成比例可以提升司机收入透明度,但需结合长效机制保障实施效果。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明确提出经营者应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共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应如何破解行业困局、实现三方共赢?业内认为,仍需政府、平台等多方协同努力。

  重庆交通运输系统一名相关负责人认为,各地应科学研判城市网约车的需求总量,通过数量管控有效防止恶性竞争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维护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成立网约车行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价“内卷式”竞争。

  张勇认为,网约车平台也要转变经营理念,从“降价”转向“提质”,更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通过技术驱动和优化管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创新开拓市场场景。与其“卷低价”,更应思考如何实现差异化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黄兴、王辰阳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