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印发《长三角区域大型营业性演出执法监管工作指引》,首次在跨省市层面系统构建针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协同监管机制。该《指引》将观众人数5000人以上的演出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覆盖从审批、监管到现场执法与整改的全流程,旨在以一体化治理规范区域演出市场,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在票务管理方面,《指引》明确提出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从制度层面压缩囤票、捂票的操作空间。同时,全面推行实名购票与入场核验,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票务流向可追溯,有效遏制投机炒作。针对消费者反映突出的“退票难”问题,文件倡导建立阶梯式退票机制,并要求票务平台清晰公示演出主办方、演唱曲目数量、座位分区及对应票价等关键信息,切实增强票务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
演出内容质量是文化消费体验的核心。《指引》强调演出内容应合规真实,明令禁止未经批准的演员更换以及假唱、假演奏等违规情形。为强化监督,要求执法人员配备专业设备对演出全程录音录像,并提取现场音频数据作为核查依据,推动演出行业从“流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引导艺术表演回归本真,不断提升内容品质与观赏价值。
大型演出活动的安全是保障公众参与的基础。《指引》进一步明确了跨部门协同保障机制,公安部门负责安全许可与现场秩序维护,消防救援机构严格排查场地消防设施与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则加强演出周边交通组织与疏导能力,合力构建涵盖入场、观演与散场全流程的安全防线。这一机制已在实践中取得成效,例如在合肥一场三万人规模的演唱会中,通过多部门前期联合约谈与现场管控,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与秩序高效管理。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演出市场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此次《指引》的出台不仅回应了票务销售、内容质量和现场安全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也为构建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区域文化市场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该政策落地,预计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以演出为核心的文化消费生态圈,助力长三角文旅融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旅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