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暖饮热食受捧,取暖电器走俏:寒潮来袭激活成都冬日“暖消费”

  连日降温让成都街头行人裹紧了外套,也让城市的“暖消费”悄然走热。随着成都市气象局预报11月16日起将迎来明显降温,这座城市正以独特的方式迎接寒意——从火锅店到围炉煮茶,从线上取暖设备到商场保暖服饰,一股“暖经济”的消费热流正随气温下降而悄然涌动。

  客流增长四成

  火锅店、茶馆预订爆满

  “这两天的晚市,排队时间比平时长了半小时左右。”店长陈先生指着门口新增加的等位区说道。11月16日下午4点半,望平街一家火锅店门口,虽然离晚市营业还有半小时,但已有顾客提前到店等候。

  前台服务员一边接听接连不断的预订电话一边记录,“今天已经有20多个预订,比上周同期多了快一倍。”前台服务员告诉记者:“天气转冷,暖身的菜品就特别受欢迎,我们适当增加了红糖糍粑等暖身甜品的备货量,还推出了羊汤等应季汤品。”下午4点半,记者在店里看到,门店内约有三分之二的桌子已经坐满。

  望平街的茶馆里,下午3时已座无虚席。“这周开始,每天下午都是满座,周末的位置需要提前预订。”茶馆老板王女士一边忙着为客人添炭,一边告诉记者,为了应对突然增加的客流,茶馆特意增加了服务人员,并延长了营业时间。

  成都市中小学的首个秋假与降温巧合相遇,催热了家庭消费。王女士表示,本周工作日下午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其中家庭顾客占比超过五成。“这周平均每天能接待200多位客人,比之前增长约四成。”

  记者在望平街走访时观察到,整条街呈现出热闹景象,有些店铺将营业区域扩展到了室外,用透明挡风帘和取暖器营造出半开放式的围炉空间,让顾客在保持温暖的同时也能欣赏街景。

  “双11”囤货过冬

  “宅家经济”悄然升温

  “这个‘双11’,我基本在为过冬做准备。”在成都高新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洪女士,向记者介绍她的购物清单:踢脚线取暖器、毛绒家居服、宠物电热毯——这些都是她为应对降温购置的“温暖装备”。

  洪女士的购物车反映了成都人在降温后的消费趋势。据苏宁易购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下旬以来,成都受气温骤降影响,取暖类家电消费销售额同比增长110%,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取暖器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之一。

  “成都的冬天湿冷,以后周末我打算窝在沙发里看电影,再也不怕脚冷了。”值得一提的是,洪女士还为家中的宠物猫购置了宠物电热毯:“去年它总是往被子里钻,今年得让它也暖和点。”像赵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根据京东发布的消费数据,“双十一”期间,宠物相关商品销量大幅增长,其中宠物保暖用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线下商场同样感受到了这股暖流。在春熙路某大型商场,记者看到保暖服饰专柜迎来了不少顾客。“天气说冷就冷,得提前准备。”一位正在挑选羽绒服的年轻顾客表示,“我比较喜欢来实体店试穿,毕竟保暖效果要实际上身才知道。”销售人员李小姐向记者介绍:“从上周末开始,羽绒服和保暖内衣的销量明显上升,门店销售额增长三成以上,即便是工作日,试衣间常常处于排队状态。”

  在太升南路一家电器卖场,销售经理指着展区中央的取暖电器说:“这段时间,取暖器成了明星产品。我们特别设置了体验区,让顾客能直观感受取暖效果。”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商家推出了“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消费者淘汰老旧设备,选购更节能安全的新款取暖器。

  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 方舟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