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体育+” 激活城市消费新引擎

  海河之上,龙舟竞渡,鼓声与呐喊声震天;繁华都市,马拉松跑者穿梭,脚步与心跳共鸣。这些跃动的场景,正是天津以“体育+”为战略支点,撬动消费升级、培育城市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天津市体育局围绕“体育+”深度融合开篇布局,持续推动体育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从水上到陆地,从传统赛事到智慧空间,一幅以体育为底色、多元业态交织的消费新画卷,正在津沽大地徐徐展开。体育正以其强劲的脉动,为天津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赛事为媒 流量变“留量”

  体育经济燃动海河两岸

  10月26日,伴随着清晨初升的朝阳,发令枪响,3万余名跑者如潮水般涌过起点。赛道蜿蜒,穿越百年风貌街区与现代都市地标,沿途市民的呐喊与加油声此起彼伏。

  这动感十足的一幕,是2025年天津马拉松的经典瞬间,也是天津以赛为媒、激活城市消费引擎的生动写照。

  一位来自河北省的参赛选手介绍,他这次不仅跑出了预想中的成绩,而且借参赛游览了天津海河、五大道、滨江道、民园体育场、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还吃到了很多一直向往的天津美食,跑马、游玩兼得,特别尽兴。

  当前,赛事经济已成为天津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3年天津马拉松直接经济效益达1.89亿元,间接经济效益5.68亿元;至2024年,这两项数据分别跃升至2.22亿元和6.51亿元,同比增长17.3%和14.6%。

  这跃升的数字背后,是“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模式的显效,是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深度耦合的成果。

  今年5月,2025天津·蓟州盘山越野赛吸引了千余名国内外选手参赛。赛道沿线设置的体育市集,将运动装备、特色美食、非遗精品、文创产品融为一体,让选手和游客在运动之余感受天津的文化魅力。据统计,赛事直接经济效益562.1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927.98万元。

  同样的热潮今年端午时节也在海河上演。2025年海河国际龙舟赛天津湾公园站,鼓声震天,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名外籍选手与本地健儿同场竞技。岸边民俗市集香气四溢,商圈联动促销热闹非凡,“观龙舟、品民俗、逛津城”成为市民游客的共同选择,相关区域客流量同比增长30%。

  天津正系统性地构建“春舞津门、夏燃海河、秋竞赛场、冬享冰雪”全年赛事矩阵,重点培育天津马拉松、海河国际龙舟赛、盘山越野赛等自主IP(知识产权);制定体育赛事经济效益监测指南,对赛事经济开展全链条评估,让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成效可量化、可感知。

  目前,天津已打造中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各类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9个,凭借“跟着赛事去旅游”这一新消费模式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的双向赋能。

  跨界融合 拓展产业边界

  “体育+”孕育新质生产力

  “体育+”的乘数效应,正在天津的产业土壤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集聚。

  在729体育综合体验中心和运动康健中心,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打破了传统体育用品店的界限。这里集乒乓球运动体验、装备销售、品牌文化展示和运动康养于一体,是天津首家乒乓球综合体验中心与专业健康管理康复机构的融合体。

  刚刚体验完运动机能测评的“运动达人”刘泽明感慨道:“没想到买器材的地方,还能提供这么专业的健康评估和康复指导,把运动和健康真正连在了一起。”

  “产品+体验+健康”的创新模式,成为传统体育制造品牌向服务领域延伸的典型探索;而科技赋能则为体育产业插上智能化的翅膀,天津圣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体育领域大显身手。

  该公司承建的天津市体育信息化综合平台,如同城市的“体育大脑”,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健身服务。通过“津城运动荟”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市民可实时查询周边场馆、预约场地、报名赛事,智能规划“15分钟健身圈”路线,寻找社体指导员等。

  今年9月完赛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U17男排锦标赛上,该公司联合天津市体育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提供了电子计时记分系统技术服务,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赛事的公平、高效保驾护航。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