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消费赛道频现大手笔收购案 四大逻辑支撑资本逆势“抄底”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的消费赛道格外热闹:CPE源峰宣布与美国餐饮品牌汉堡王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大钲资本又被传正在评估对英国连锁咖啡品牌Costa Coffee提出的潜在收购要约。而在一周前,博裕资本刚拿下星巴克中国60%股权;上个月,KKR收购国民汽水品牌大窑汽水的交易也正式落地。一边是并购热潮持续升温,一边却是消费市场增长乏力,顶级资本为何逆势扎堆布局消费品牌?背后暗藏怎样的投资逻辑?

  顶级资本频现大手笔买入消费

  上述并购交易案中,买家都是国内外顶级资本,而卖方则多为知名消费品牌,其中不乏国际消费巨头。然而,巨资活跃在消费赛道且频频出手,与当前稍显疲软的消费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但仍低于2019年8%的增速。这表明,虽然我国消费市场在复苏进程中,但增长动力仍显得不够强劲。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当前市场需求拉动仍显不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

  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能反映当前消费市场的状况。记者梳理A股和港股消费类公司的季度财报发现,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分化显著,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格局,这种分化既体现在不同规模企业间,也贯穿于各细分领域。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即便是头部食品饮料企业,业绩增速也明显放缓。比如,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和利润都同比增长超过6%,但相比过去几年的“双位数”增长,放缓迹象突出。

  西式快餐龙头百胜中国第三季度总收入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增速较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有所回落;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在2024年归母净利润双位数下降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继续下滑,营业总收入905.64亿元,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104.26亿元,同比下降4.07%。

  中小食品饮料企业更是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比如,冲泡奶茶行业的香飘飘、葡萄酒行业的莫高股份、休闲食品行业的良品铺子等,均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不过,部分细分领域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功能饮料龙头东鹏饮料、奶酪行业头部品牌妙可蓝多等,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实现高速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市场对食品饮料产品的品质、健康属性、个性化等要求日益提高,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使得未能及时适配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四大逻辑支撑资本逆势“抄底”

  一边是经济增速放缓之下消费市场疲软,即便各地纷纷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提振需求,效果却不太明显;另一边却是顶级资本频频出手买入消费品公司,这背后有怎样的逻辑?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梳理出四大核心逻辑。

  第一,标的企业现金流充沛,具备稳健基础。无论是洋品牌汉堡王、星巴克,还是国民汽水大窑,尽管营收和利润高增长期已过、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良好现金流。比如,星巴克2023财年和2024财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在60亿美元以上,2025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下降,但也有47.48亿美元。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