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具文化底蕴、又契合当代生活方式的国潮产品正成为市场新宠
●随着国潮消费场景逐渐丰富,打卡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体验汉服妆造、入住国风酒店等新中式消费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日常选择
●“文化+科技”“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正推动国潮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
“双11”购物节是观察消费新动向的一扇重要窗口。从美妆护肤到服饰家居,从非遗文创到潮玩手办……今年“双11”,国潮消费在电商平台脱颖而出,展现出火热的新图景,也引领着消费新趋势。
“双11”透出“国潮热”
天猫平台上,美妆销售额榜单中国货品牌珀莱雅排名第一,服装品牌前10名里国货品牌占据9席,波司登、雪中飞、鸭鸭、骆驼等国货品牌销售亮眼;京东平台,原创国风新中式品牌三吉黑花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汉服品牌池夏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今年“双11”期间国货国潮受到消费者青睐。
既具文化底蕴、又契合当代生活方式的国潮产品正成为市场新宠。“今年‘双11’,融合传统铜雕技艺与创新表达的产品备受青睐。公司新推出的‘悟空如意金箍笔’等国潮款产品,还有结合明年马年推出的‘马到成功’系列广受欢迎,公司产品全渠道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朱炳仁·铜副总经理廖润丹说。
“消费者对工艺、材质与文化寓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国潮已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说,国潮消费代表着当下时尚潮流,二者交融正激发消费新热点。
文化自信催化国潮新风
从线上到线下,国潮消费都热闹非凡。记者走访北京多家潮玩手办门店发现,哪吒手办、中国积木等商品陈列在醒目位置,备受消费者关注。
国潮消费的底层逻辑,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随着国潮消费场景逐渐丰富,打卡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体验汉服妆造、入住国风酒店等新中式消费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日常选择。
国潮消费的驱动力量,也来自产业创新与跨界融合。廖润丹认为,经过市场培育,消费者对国潮产品的认知更趋成熟,更愿意为“工艺+文化+实用”的三重价值付费。
让国潮成为“全球风尚”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文化+科技”“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正推动国潮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超过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量潮玩品牌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原创设计积极开拓市场。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应鼓励龙头品牌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设计院校、文化研究机构与制造企业,开展国潮材质研究、智能工艺革新等,摆脱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复制,提升产业创新含金量。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陈黄漫建议,要将传统文化、国潮元素融入IP设计,增强文化辨识度,并通过跨界合作,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产品和内容,进一步提升国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文图据新华社(记者 阳娜 张璇 胡林果)
139.38亿件 “双11”快递业务量创新高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11月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期间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17.8%。旺季单日业务量峰值达7.77亿件,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