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广西桂林重拳整治假劣肉制品

  南宁讯 11月12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桂林市今年开展的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餐饮经营主体超1.2万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558个,立案查处行政违法案件64起,查扣涉案物品逾2.7万公斤,监督抽检肉制品793批次。

  据介绍,桂林市创新采用“视频监控线上排查+实地暗访线下核实”的立体化排查模式,以线索举报为切入点,充分激活群众监督力量。今年5月8日,根据群众举报,桂林市平乐县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平乐县平乐镇某村涉嫌违法储存、经营腐败变质肉品的经营点实施突击检查。现场查获2个大型冷库、11台冷藏冰柜内储存的大量颜色暗黑、散发刺鼻恶臭的变质牛、羊、猪肉,共计25吨有余。经检测,多数批次肉品“挥发性盐基氮”项目严重超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案货值高达60余万元。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该案依托桂林市建立的“行刑衔接”机制,实现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确保案件查办事实清、证据足、定性准。目前,当事人黄某因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并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破解监管“单打独斗”难题,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起“1+N”综合治理体系,即以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为核心,深度融合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等重点任务,通过多元整治,实现“一次排查、多重治理”的综合效能,推动肉制品安全治理从“单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型。

  针对流动性强的摊贩,桂林市市场监管部门采取“错峰巡查+定点值守”模式,严厉打击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肉制品的行为;聚焦假劣肉原料、违法添加、滥用添加剂等社会焦点,开展靶向专项排查;紧盯冷链冷库关键环节,对全市食品冷库开展“拉网式”排查,严格核查肉品来源、存储条件及台账记录,从源头阻断“问题肉”流通渠道。今年6月,桂林荔浦市一小作坊使用过期“牛肉油香精”生产肉制品被依法查处,执法人员作出没收过期食品添加剂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展现了“1+N”体系的综合治理效能。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黎剑虹 记者 顾艳伟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