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紧扣“文旅惠民、消费提质”核心目标,以IP打造为牵引、业态融合为路径、政策激励为支撑、全媒传播为助力,创新推出系列促消费举措,实现文旅消费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6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84亿元。
聚焦IP打造与活动引流,点燃文旅消费热度。以特色IP构建消费记忆点,以多元活动拓宽消费场景,推动“单次消费”向“持续复购”转变。立足六安特色农产品优势,聚焦“皖西白鹅”地标产品,整合六安瓜片、霍山石斛、金寨灵芝等特色资源,创新塑造“都是‘鹅’的菜”主题IP,形成独具六安特色的美食文化标识。设计“六小鹅”卡通形象,开发主题曲、文创产品及打卡场景,推动IP融入城市文旅全链条。四季活动激活全时段消费。构建“春赏山花烂漫、夏享溪谷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戏冰雪飞扬”等季节性活动,今年策划特色文旅活动400余场。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龙舟赛”“天贶节”等民俗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文旅活动矩阵,让游客无论何时来六安,都能找到新鲜的体验,实现文旅消费“四季不降温”。赛事经济拉动高端消费。围绕体育爱好者“以赛为媒、畅享旅途”消费习惯,打造“跟着赛事游六安”品牌,推动体育与旅游互融赋能。2025年金安国际网球公开赛以“度假村”模式在悠然南山旅游度假区举办,吸引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参赛。
深化“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打破产业边界,推动文旅与农业、商业、体育、中医药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高附加值”消费生态。“文旅+农业”激活乡村消费。实施“优质平价土特产品进景区”工程,打造“六安游礼”文创体系,“魂之草”霍斛、“岳王”六安瓜片等五款商品入选省级特色伴手礼;建成林水寨、梦乐帝巧克力小镇等农旅景区20余个;开发霍邱鹅肝酱、金寨灵芝养生汤等农产品衍生品,今年以来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3亿元,惠及农户9.23万户。“文旅+中医药”培育健康消费。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建成元亨中兽医博物馆、九仙尊石斛文博园等3A级景区3家;推动石斛、灵芝向旅游产品转化,推出米斛仙草糕、石斛秋梨饮等健康美食10余种。“文旅+红色”创新体验消费。举办大别山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打造《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1929立夏情报站”闯关游戏等沉浸式项目。
同时,创新传播矩阵,扩大消费影响力。邀请六安籍网络名人“潘姥姥”“二百者也”担任家乡推荐官,全程参与“超级皖”赛事、“远儿”上台竞技;深耕“山水六安 红色六安 康养六安”核心品牌定位,推动特色活动与品牌深度绑定,规范提升桃花节、梨花节、龙虾消费季等季节性活动品牌化水平,形成“一活动一特色、多活动聚品牌”的效应,强化六安文旅“有特色、有记忆、有温度”的品牌认知,助力文旅品牌从“区域知名”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认可”升级。
来源:皖西日报 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