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起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以“用途分类”为核心重构交易税制,既为消费市场送来精准利好,也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发展,彰显了我国黄金市场政策的成熟度。
新政最鲜明的价值,是让黄金消费与投资的税负边界清晰化,给普通消费者吃了“定心丸”。日常购买的3D硬金、古法金饰等非标准黄金,仍沿用原有税收规则,价格不会因新政波动,这与三季度我国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总金额高达1204亿元的市场热度形成良性呼应。更值得期待的是,珠宝企业采购原料金可享6%进项税抵扣,年用金10吨的企业一年能省上千万元成本,这些减负红利有望转化为工费优惠、新品升级,最终惠及终端消费者。
对投资者而言,新政虽带来实物金条变现的税负成本,但也引导市场走向更高效的投资路径。以往“一刀切”的税制掩盖了不同用途黄金的属性差异,如今投资性黄金明确增值税即征即退与后续纳税规则,看似增加了实物交易成本,实则推动资金流向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无交割成本的品种,契合全球黄金投资“金融化”的大趋势。
从市场全局看,新政通过严格的用途申报与违规处罚机制,堵死了税收套利空间,让合规经营的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环境。相较于欧盟17%的黄金增值税率,我国差异化的税收安排更具竞争力,既巩固了上海黄金市场的国际地位,也为消费市场注入长期信心。
黄金税改的本质,是用精准调控平衡消费活力与市场秩序。对消费者而言,选金饰更安心;对企业而言,降成本更踏实;对市场而言,强规范更长远。这种兼顾各方的政策设计,正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来源:消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