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讯 湿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未经干燥的扁、圆或其他形状的制品,可以添加或不添加食用淀粉及其他辅料。湿米粉作为短保质期的食品,其食用安全须格外关注。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科学购买食用湿米粉。
湿米粉若加工前已霉变或原料储存不当,易产生真菌毒素污染。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观察外观。若米粉色泽暗淡、有霉斑、粘连结块,或散发酸臭、霉变异味,切勿购买。此类米粉食用后可能引发肠胃不适,甚至导致食物中毒。
部分不良商家为降本获利、吸引客源,可能在湿米粉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仅凭肉眼观察、气味分辨等方式难以识别添加情况,建议选购时认准正规渠道,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预包装湿米粉若包装破损、漏气,易被微生物污染,加速腐败变质。购买时务必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密封是否严实,真空包装产品若出现胀袋,切勿购买。散装湿米粉要观察存放环境是否卫生,避免购买暴露在不洁环境中的产品。
湿米粉对储存温度敏感,常温下微生物繁殖迅速。未开封的预包装湿米粉,若标注“须冷藏保存”,应放入冰箱冷藏(0到 4摄氏度);标注“常温保存”的,要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散装湿米粉建议现吃现购,若需短暂保存,应密封后冷藏并尽快食用。
消费者购买湿米粉时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若不能在保质期内及时食用切勿购买。同时,要留意销售场所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如本应冷藏保存的湿米粉却在常温下售卖,即便未过保质期,也可能因储存不当而带来食品安全风险,须谨慎选购。
值得注意的是,湿米粉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存放过久,可能被细菌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存放湿米粉时要严格把控环境条件,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储存条件要求的应及时处理,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若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食物以便检测。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刘文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