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花几千元买健身课,教你的却是“4周速成教练”

  入职近一年的教练“米饭”对此观点也表示认同,“这个行业比较考验销售能力,注重能给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

  这种“重销售轻专业”的培训模式,在健身行业已成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科学健身指导需要系统学习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营养学等知识,至少需200学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多培训机构把课程压缩到几十小时,甚至用题海战术代替实操训练,导致学员对运动风险缺乏基本判断力。”

  据了解,健身行业至今没有“持证才能上岗”的硬性规定。除高危项目外,普通教练只要会推销、身材尚可,哪怕无运动科学背景,靠短期“速成证”就能入职。这直接导致“水教练”泛滥,最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仍需消费者买单。随着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消费者希望通过健身获得综合性的健康提升,对教练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健康杀手”存隐患

  在健身房中,可能会看到教练面对付费会员的错误动作没有及时纠正,甚至有的教练自己的动作都存在问题。有些健身教练由于在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长较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交钱就能过”的健身教练资格考试乱象。

  在健身行业工作了5年的教练陈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一名会员因深蹲动作不规范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人因错误的拉伸方式造成肌肉撕裂。“这些问题本可通过专业指导避免,但很多教练自己都不懂,成为会员健康的‘隐形杀手’。”陈先生说。

  北京消费者马女士告诉记者,她曾花费万元购买私教课程,却在训练中伤及腰部。复盘发现,教练在指导杠铃俯身划船动作时,未纠正她的错误姿势,也未评估她的身体状况。“教练让我直接从中等重量开始练,结果动作不到位,导致腰部出现剧痛。”马女士说。

  健身教练培训机构资深人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健身教练是一个复合型职业,首先要有专业的健身技能,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拿到一系列证书,只是第一步。其次还需要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如今,大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希望通过健身收获综合性的健康提升。健身教练不仅要承担教练的角色,还要在健康管理、运动评估、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指导。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当健身变成一场高风险的“信任博弈”,行业的未来令人忧虑。健身教练的职业化道路,不仅关乎个体的生计,更承载着公众对健康的期待。唯有建立科学的认证体系、严格的监管机制与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让健身房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能量站”,而非制造隐患的“危险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王小月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