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讯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近年在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工作查办的相关案件中,选取7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通过以案说法、以案示警,告诫相关经营主体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守规、诚信经营。
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市场竞争等关键领域,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努力保障民生福祉,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此次发布的7起典型案例包括:商业贿赂案、商业诋毁案、不执行政府定价案、转嫁经营成本收费案、不正当有奖销售案、好评返现虚假宣传案和虚标原价价格欺诈案。
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时表示,查处商业贿赂案是对市场交易行为中潜规则的有力打击,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商业诋毁行为不仅破坏企业商誉,更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知情权,通过查办相关案件警示经营者通过合法途径参与市场竞争。切实解决超标准、超范围收费以及重复收费等问题,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诉求,执行政府定价相关单位要切实遵守政府定价,切忌发生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运营合法性及规范性,避免隐性费用侵蚀公众利益,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公开透明。
此次发布的部分典型案例及所做评析,对规范“双11”促销行为也具警示作用。“信息透明原则”是对有奖销售的基本要求,当事人未提前公示活动规则,只利用有奖标识进行销售引流,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扰乱了市场秩序。“刷单炒信”行为主要通过虚构交易、好评或销量,误导消费者并挤占诚信商家的市场份额,处罚“刷单炒信”行为是对市场规则、消费者权益和数字经济根基的保护。虚标原价行为制造了大幅优惠的假象,不仅导致消费者陷入价格陷阱多花冤枉钱,更是严重透支社会信任、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原则的违法行为,打击在市场竞争中玩弄价格骗术的不法商家,为广大消费者和诚信商家创造一个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营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王文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