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有好几个群呢。”马阿姨在“蕲艾XX”艾灸馆听课已有3年。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多个微信群:有的群专门发送课程通知,并不时分享某某领导、某某协会视察艾草基地的照片;有的群专为线上直播课,定期发布直播链接,推销保健品。“这可是要经过工作人员审核才能进的。”马阿姨说,入群资格代表着一种身份认可。
荒诞:5000元神奇艾灸凳查无备案
当然,免费听课只是前戏。记者总结多位老人的经历发现,随着课程推进,门店便开始推销百元以内的艾草精油、蜂蜜等日用品;待老人坚持3个月每天去线下听课后,就会通过专题课程兜售蜂胶、抗衰胶囊、人参膏等单价上千元的保健品。
“天天去免费做艾灸,人家那么热情,总不好意思不买点东西。”家住东花市的白阿姨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起初,白阿姨还能坚持不消费,但慢慢地就从蜂胶牙膏、蜂胶香皂买到了高硒高钙羊奶粉。一块标价76.8元的蜂胶珍珠皂不算便宜,一个月下来,零零碎碎就花了三四百元。
更有老人买到停不下来。有子女反映,家中老人接触免费艾灸馆后,各种保健品开始不断涌进家门:野生蜂蜜、玉米糊、骆驼奶粉、冬虫夏草丸,有一次,老人更是执意要购买5000多元的艾灸凳,“说是人家说的,这凳子特别神,能降血糖、降血压,调理脾虚、肾虚,促进消化,老人孩子都能坐。”
但记者查询发现,所谓“神奇”的艾灸凳,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上并无备案,只是普通产品。“这种艾灸凳,淘宝上只要两三百元。”从事艾灸近20年的王医师告诉记者,艾灸施灸时需找准穴位、控制温度、把握时间,绝非简单坐上去熏熏就可以。没有任何一种药物、仪器或疗法可以包治百病,艾灸也不例外。
3年里,马阿姨在“蕲艾XX”艾灸馆的推荐下,买了不少东西,便宜的如牙膏、黑芝麻丸,贵的如小分子蛋白肽营养粉,陆续花费约5万元。“我在群里买的都是带‘小蓝帽’的正规产品,还是特供,价格便宜,外面买不到。”
然而,马阿姨口中的“小蓝帽”产品,既非特供,更不便宜。以她提到的某款声称为群内老人特别定制的“三七人参胶囊”为例,售价为199元。在电商平台上,记者轻松找到从外包装、批准文号到规格完全一致的同款,售价仅88元,不到群内价格的一半。
幕后:相似课程反复收割同拨老人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免费艾灸馆”群内直播课与此前曝光的社区团购“超市”群内直播课,从讲师、内容到带货产品,惊人相似。
例如,多位老人在不同微信群都看到自称“御医后人”的黄老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推销“双鹿地龙蛋白灵芝粉”“鹿角帽粉”“五鹿人参浓缩膏”等所谓的限量保健品。2024年就看过其直播的老人困惑道:“当时说课程只有宝贵的60天,这都多少期了,他怎么还没讲完?就连连线的群友也是同一拨人?”
不只是直播内容,甚至连入群的老人也有重合。记者发现,不少老人同时活跃于同一社区的“免费艾灸馆”会员群和社区团购“超市”购物群。有老人就说,常被从这个群拉进那个群,今天卖灵芝孢子粉,明天推红外线治疗仪,“根本记不清怎么进的群”。
被拉入多个群的背后,反映出老人的信息被反复倒卖。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个老人从某一家线下门店领取鸡蛋、观看直播后,其信息就可能被泄露至更多保健品推销人员手中。“免费艾灸也好,发放鸡蛋也好,关键是要让周围老人能反复到线下门店。”上述人士坦言,一旦建立信任,门店便能步步为营——从廉价赠品、平价日用品到高价保健品,利润最高可达数倍。
来源:北京日报 崔溪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