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询问其真实的紫外线防护系数时,公司负责人却说不出来,反而强调消费者又不会真的拿去检测,所以这个数值怎么写都行。
公司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他们不仅直接向消费者兜售伪劣防晒衣,还提供“贴心”的“私人定制”服务——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意定制外包装袋上的防晒指数标识。
信丰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不避讳地向记者透露,尽管这些防晒衣包装简陋、无品牌标识,甚至连最基本的产品信息都缺失,但销量却十分惊人。其中最畅销的一款,年销量竟高达30多万件。
防晒衣布料不合格没关系
检测报告鱼目混珠糊弄消费者
记者来到浙江绍兴的轻纺城,以服装厂采购防晒衣布料的名义走访多家商家,部分布料商竟直接拿出紫外线防护系数不达标的布料,并透露:这些不合格的布料,正是众多客户制作防晒衣的原料。
一些非法机构公然违规操作,宣称无需实际送检,就能直接出具检测报告。记者以采购防晒服检测报告为由,随机联系多家机构咨询,竟发现部分机构明目张胆地提供“寄样实测”和“直出报告”两种服务。
所谓“直出”,就是客户只需提供公司名称、营业执照地址、产品名称及指定检测结果,无需寄送样品,就能花钱购得检测报告。
经过多方搜寻,记者联系上一家名为“拓拓传媒”的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在提供“实测”服务的同时,也承接“直出”业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分客户都会选择“直出”方式——相比实测,这种方式不仅流程简单,而且效率更高、出报告更快。
工作人员透露,无论是“实测”还是“直出”,每份检测报告定价均为300元。记者按照公司的流程体验了“直出”检测报告的过程。在“认证服务申请表”中填写了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等五项信息,并附上一张防晒服照片。次日,一份盖有福建省博顿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公章的检测报告便发送过来。令人震惊的是,这份报告中“来样方式:自送”“来样日期:2025年3月28日”等关键信息全为编造,而接触凉感系数、防紫外线性能等十余项检测结果竟均显示“合格”。
类似乱象并非个例——多家检测公司公然参与“直出”报告的灰色交易,让虚假认证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来源:央视新闻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