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在退卡时,都遇到过商家设置障碍的情况,比如要扣除高额手续费、转让费等等,这该如何解决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对退款要缴纳高额手续费是不准许的,消费卡的转让也不准许收取转让费。对于商家的退卡障碍,消费者都可以拒绝。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司法解释还规定,经营者支付给员工的或者其他人员的预付款提成,不属于消费者应当赔偿的对象,防止商家恶意阻碍退卡。
消费者维权 需要提供哪些证据和材料?
很多时候,消费者维权,难就难在没有证据。消费者在办卡、充钱时,应该注意保留哪些证据?维权时又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 谢勇:第一,要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如果经营业务需要特别审批的,还要看经营者有无相应经营资质证明。举个例子,对于理发店通常只需要审查营业执照,但是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则通常需要进一步审查是否有教育主管部门发的经营资质证明。第二,消费者要保存好与经营者订立的合同,预付卡、交费凭证、已兑付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经营者的联系方式等材料和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为了解决消费者举证难的问题,司法解释还专门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其掌握证据的责任,例如合同文本或者记录消费内容、次数、金额、预付款余额等信息的证据,由商家提供,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主张认定争议事实,解决消费者举证难题。
除诉讼外 还有哪些便捷的维权途径?
虽然有的预付款金额不大,但维权成本高,除了诉讼以外,还有哪些便捷的维权途径呢?
据法律专家介绍,因预付款退卡发生诉讼,诉讼费用等损失由败诉一方承担。如果不想通过诉讼解决退款问题,可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消费者还可以向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来解决纠纷。
5月1日前签订合同 适用该司法解释吗?
最后还要提示您,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1日开始施行,也就是1日起订立的预付式消费合同产生的纠纷才适用该司法解释,而5月1日之前订立合同产生的纠纷不适用,但可以适用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来源:央视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