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提示

  北京4月30日讯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追求健康养老的美好愿望推动“保健”市场日益繁荣。一些不法经营者炒作“保健品”概念,通过低价旅游、免费讲座、免费鸡蛋以及“包治百病”等形式,设置套路与陷阱,对产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朋友在选购“保健品”时,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认清“保健品”本质,科学理性消费。所谓“保健品”产品数量众多,大致分为用品类和食品类。用品类一般包括保健功能纺织品、保健器械、五官保健用品、生殖健康保健用品等外用产品。食品类主要包含经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按照国家标准,声称营养成分功能的普通食品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选购产品时,切记认清产品本质、查看产品功能或功效是否经过科学验证,切勿把食品当药品、把用品当医疗器械,更不要过度依赖“保健品”。身体不适、治疗疾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

  警惕虚假营销套路,远离消费欺诈。不法商家常常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选购过程中要做到“三个注意”:一是注意警惕“免费”陷阱,避免被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礼品等诱导进入消费陷阱。二是注意拒绝夸大宣传,果断拒绝违背科学常识、宣称具有“神奇疗效”“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三是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连锁店或网店选购,避免通过街边小摊、无证无照小店、陌生人推荐等渠道购买。

  增强防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要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持“三个多”用心。一是多学习防骗知识。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渠道发布的防骗信息,了解不法分子的常用伎俩和诈骗手段,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二是多听取家人意见。购买大额商品前,应与家人多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多关注消费维权。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 佟明彪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