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早筛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市场扩容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下,行业生态日益完善,癌症早筛逐步迈入全民惠普的新阶段。
一、政策支持与公共卫生项目拓展
1、国家层面政策强化
《健康中国行动一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要求扩大癌
症早筛覆盖范围,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并推动前列腺癌筛查进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试点。今年两会期间,专家呼吁将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纳入常规体检,并建议通过财政支持提升基层筛查能力。
2、地方政策响应
江苏省在《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优先管理癌症高危人群,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早筛资源配置;四川省什邡市通过免费“两癌”筛查项目(宫颈癌、乳腺癌)推动健康防线前移,2024年累计筛查1.2万人次,发现癌前病变及癌症病例65例。

二、技术创新与检测手段升级
1、液体活检技术突破
来自新加坡的知名RNA检测技术公司Mirxes觅瑞,依托液体活检技术,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获得药监批准的血液胃癌筛查体外诊断产品GASTROClear™。该产品显著优于传统筛查方式,仅抽取5毫升血液即可通过对样本中miRNA标志物表达量的测定来筛查胃癌的高风险人群;对Ⅰ期胃癌的灵敏度高达87.5%,对小于1厘米的早期病变检出率为75%,检测结果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决策依据之一。
2、AI与大数据赋能筛查效率
AI技术被用于医学影像分析及基因测序数据解读,例如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早期癌症标志物,降低误诊率并提升筛查速度;还有部分企业结合健康档案与筛查数据,构建癌症风险预测模型,助力个性化筛查方案制定。
三、市场扩容与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全球癌症早筛市场年增长率超15%,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300亿美元。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需求增长尤为显著,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现阶段,纵观整个早筛市场,胃癌、前列腺癌等单癌种筛查仍是主流,但泛癌种筛查技术逐渐成熟,正逐步改变着癌症早筛的格局。
2、相关企业深化布局
以前文中提到的觅瑞为例,GASTROClear™于2024年在我国完成了一项为期2年、纳入9,472例受试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据了解,这是目前全球胃癌筛查分子诊断领域最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觅瑞的技术平台拥有超90项行业领先技术,目前企业正在加速推进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诊断管线研发与临床试验,并加速“出海”,让更多患者及高风险人群享受到精准、无创、可负担的血液miRNA检测试剂。

结语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早筛工作筑牢根基,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全方位推动早筛覆盖与资源下沉;技术创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早期癌症的隐匿角落,液体活检、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拓宽筛查边界,提升检测效能;市场的扩容则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规模增长与企业布局相得益彰,为更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空间。
展望未来,随着行业生态的持续完善,癌症早筛有望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全民可及的健康福祉,让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致力于把癌症拦截在早期,守护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