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业人士介绍,根据外交礼仪,国外知名友人赠礼需通过官方渠道,商业馈赠也需由相关企业授权机构执行。
“天然钻石”实为玻璃
“皇室蜜蜡”实为塑料
记者先后在“卡特甄选店”和“叁盛恬茉”网店下单购买了“帝王绿项链”和“满蜜鸡油黄水滴吊坠”两款商品,收货时发现这两款商品均由浙江义乌发出。
3月19日,记者将“帝王绿项链”送至福州戴信珠宝首饰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该项链材质实为玻璃。
3月20日,记者将“满蜜鸡油黄水滴吊坠”送至福州特艺城鉴定。该商城泓源珠宝店的珠宝鉴定师辛经理告诉记者,该吊坠中黄色水滴状物体实为塑料,成本也就几角钱。
相关链接
网购珠宝警惕低价陷阱
3月20日,资深互联网专家沙鹏成向记者揭示这类“剧本带货”视频的技术链条:商家盗用原始视频素材并输入剧本文案,由AI生成不同的剧情视频,并以“钻石女神赠钻石”“奢侈品教父赠品牌项链”等虚构情节,精准激活受众的暴富幻想。这些视频刻意渲染富豪生活,再用“见面礼”“限量”“白菜价”等话术,瓦解消费者的理性防线。接着,商家采取“视频引流—跨平台交易—动态撤链”的方式,通过谐音词、错位字符,规避审核和监管。
福州珠宝业资深人士闫经理向记者表示,上述视频中宣称的“万元手镯”“万元项链”,实际成本不过数十元。
福州特艺城泓源珠宝鉴定师辛经理提醒消费者,视频中呈现的珠宝光泽多经过补光处理,与实物往往存在显著色差与质地落差,仅靠观看视频就购买翡翠、蜜蜡、绿松石等珠宝的风险较大。网购珠宝要牢记四大避险法则:一是要求商家提供权威鉴定证书,正规鉴定证书会详细标注颜色、密度、折射率等指标;二是警惕百元“帝王绿”等明显价格过低的商品;三是警惕“玉”“宝石”“五彩”等模糊表述的文字游戏;四是优先选择拥有实体店的商家进行消费。
福建省闽清县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盗用名人肖像编造代言事实,不仅需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因虚假宣传面临行政处罚。消费者应警惕明显违背常理的营销话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张文章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