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除了用黄姑鱼假冒黄鱼,市面上还有一些不法商家给不新鲜的冷冻黄鱼染色,使鱼体显得更鲜黄有亮泽。而用来染色的着色剂,有的是相关法规仅允许用于其他特定食品的,有的甚至是含工业染料“碱性橙Ⅱ”的所谓的黄栀水。研究证明,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碱性橙Ⅱ”,会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伤害。消费者线下选购黄鱼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鱼体是否被染色。
看外观辨颜色。新鲜黄鱼为黄色,具有金属光泽,腹部颜色由下至上逐渐变淡,鱼体背面和上侧面呈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呈金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唇部橘红色;染色黄鱼全身颜色均匀,着色较重且没有层次感。
擦拭鱼体。黄鱼本身不褪色、用纸擦拭时会有略微浅黄的粘液,染色的黄鱼擦拭时会褪色。
刮鱼鳞。新鲜黄鱼刮掉鱼鳞后鱼体上依然有自然的黄色,洗后不褪色;染色黄鱼刮掉鱼鳞后鱼体为白色。
泡水。真黄鱼泡水后无明显掉色褪色现象,如冰块和冰水中有明显黄色,一般是染色黄鱼。
食用贮藏有讲究
黄鱼肉质细腻洁白,熟后形如蒜瓣,味道十分鲜美。无论红烧、清蒸、做汤还是炖烤、油炸,都能带来一场味觉盛宴。
黄鱼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克黄鱼中含17.7%的蛋白质、10微克的维生素A、1.9毫克的烟酸等营养成分。此外,每100克的黄鱼中还含有407千焦的能量。因此,适量食用黄鱼,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和代谢水平。
说到吃黄鱼,网上流传着某些食物与黄鱼相克的说法,例如吃黄鱼不能同时吃菠菜、空心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以免影响钙的吸收;黄鱼不能和黄瓜同食,否则可能破坏维生素C的吸收。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峰认为,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一次性大量食用两种所谓相克食物的前提下,才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人的胃口毕竟有限,很难吃到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量,所以不用担心。
不过,食用黄鱼时确实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黄鱼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每100g中含有180.1mg嘌呤。人体摄入较多嘌呤,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或结石等。因此,食用时应注意适量。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不宜多食。此外,过敏体质的人和患有腹泻、肾病和哮喘的病人,也应慎食。
相对其他鱼类来说,黄鱼保鲜时间更长。日常贮藏,可以将黄鱼去除鳞、鳃、内脏后洗净沥干,然后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包好放入冰箱保存。如果是冷藏,最好4天内食用完毕。如果是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大约可以保存6到9个月,但最好不要超过一年,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李建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