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点餐必须扫码、强制索取信息……扫码消费“边界”在哪儿?

  一杯奶茶也许不贵,但订单里却包含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消费轨迹。对商家来说,成千上万笔订单背后的用户数据堪称一笔重要的“财富”。扫码点餐、会员专享、入群领取优惠……这些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有没有对用户数据的过度采集?采集的数据商家有没有进行妥善保管呢?大量个人数据如同“石油”被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

  相比直接窃取个人信息的案件,人们碰到更多的是在扫码点餐、停车缴费、商超购物等场景下,被商家索取姓名、位置、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信息泄露。

  互联网安全专家表示,个人信息泄露主要的危害有两类:一类是黑灰产对个人信息的利用;另一类是企业滥用用户信息,获取更多非正常的商业报酬、商业利益。除此以外,还会通过个人信息建立情报体系、树立行业壁垒。

  尽管消费者抱怨声不断,为什么企业仍热衷于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呢?

  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像石油。尤其是大量数据,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把这些数据全部整合在一起,形成每个人的画像,就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事。

  一句话概括:数据就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因此,不少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

  针对这些乱象,从6月中旬起,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执法行动,重点聚焦餐饮店、停车扫码、少儿学习培训、商超购物、理财小贷、房产中介、汽车4S店以及租借充电器等八个消费领域。强制索取信息、信息保管、隐私权政策

  为执法焦点

  通过对上海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快餐店明察暗访中,执法小组发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就是强制或者超范围索取信息。这种现象在餐厅、奶茶店、咖啡店非常普遍。用户已经抵达消费场所,仍被告知要通过App或者小程序扫码点餐,而在扫码过程中又强制或者以送优惠券、加入会员等理由诱导用户提供姓名、手机号码、位置信息等超出点餐范围的需求,否则就无法完成点餐。

  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既违反了最小必要原则,也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门店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多,有时甚至达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会产生87条数据,目前已累计产生超过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位置等敏感个人信息的达6.7亿条。

  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通常被用于经营管理,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个人信息是可以被采集使用,但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三原则。

  据了解,要搭建一个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技术平台,门槛很低,费用也不高。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扫码点餐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在小商家扫描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