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代餐产品需要“刹车”,国桂荣委员建议尽快出台标准进一步规范代餐市场

  没空做饭,来一瓶代餐奶昔;体重涨了,持续一段时间让低热量代餐粉“接管”一日三餐……但这一行业存在缺乏执行标准、食品质量堪忧、过度宣传功效等问题,这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国桂荣的关注及担忧。

  部分代餐食品存在一定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达到920亿元,2022年预计将增至1300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我国轻食代餐相关企业新增量超过4300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100%;从淘宝的数据来看,80%以上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18岁~30岁的购买者占70%以上。

  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代餐食品虽标榜为营养餐,却只是普通碳水化合物,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有的代餐食品虽主打“0蔗糖”,却被曝光使用了多种代糖,如大量摄入会严重干扰人体的神经末梢。

  过度宣传其功效造成的危害更大,此前媒体曾有报道,宁波慈溪的女孩小宋因相信减肥广告,连续半个月只喝水、吃代餐,导致身体代谢严重紊乱,不仅出现了急性肝衰竭症状,肾功能也受到影响,最终被送到医院抢救。

  代餐市场不规范无行业标准

  提起减肥,不少视频博主、网络直播都会推荐代餐食品,许多消费者购买代餐食品是出于减肥瘦身需求。商家利用这一心理,对产品过度宣传、价格虚高,不少消费者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国桂荣发现,目前,代餐食品仅有2019年11月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作为行业参考标准,尚未有明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企业执行标准缺乏压力和动力。

  在《关于尽快出台标准进一步规范代餐食品市场发展》的提案中,国桂荣提出,应规范商家的宣传广告,不可盲目吹嘘效果,“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健康饮食宣导,引导消费者摒弃‘躺瘦’观念、科学减肥,不建议在一段时间内只食用代餐食品。”

  “尽快出台强制性代餐食品标准,要参照中国成人每餐摄入的营养标准进行制定,对必须营养素,如蛋白质、能量、脂肪、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总量一定要有明确要求。”国桂荣认为,同时应强制要求代餐食品加工企业根据情况明确标注各营养成分、含量,将营养成分等信息标刻在产品表面,不易擦涂或篡改,避免后续供应链环节被更改信息。

  政府的监管也不能空缺,国桂荣建议,除例行的食品抽检外,还可组织针对代餐食品的专项抽检,尤其要注意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代餐食品,要加强对代餐食品虚假宣传的监管力度。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 照宁

搜索更多: 代餐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