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电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出现抢购囤货潮,如北京有超市备货刚运到就被拿走,河南郑州有市民囤货从用袋装变成用车拉,江苏启东有市民一次买600斤大米……与此同时,央地齐出措施,安排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喊话称,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
多地超市现抢购囤货潮
公开报道显示,近日,北京、重庆、河南郑州、江苏常州和启东、安徽蚌埠等多地出现抢购潮。
北京多个超市的米面区出现购买高峰,顾客大批量抢购粮油产品,有的超市蔬菜也被抢购,尤其是大白菜、大葱、土豆和洋葱等耐贮存的蔬菜。物美超市三里河店总经理王健称,该店顾客主要抢购米、面和盐三类商品,超市随即启动应急补货,但补得快抢得快。
物美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备货陆续运到各店,但货车刚把货运到,还没来得及摆上货架,就被消费者拿走了,导致不少货架空置,消费者一看货都没了,抢得更快了。“实际上货有的是,还没来得及上架。”
重庆市沙坪区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称,从11月2日下午开始,超市出现了抢购潮,大米、粮油、猪肉和面粉这几种商品特别紧俏,部分商品暂时缺货。该工作人员称,这次抢购潮主要是部分群众得知商务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后,过度担心物资紧缺而引发,和疫情关系不大。
郑州丹尼斯全日鲜红旗路店店员介绍,今天(3日)来买东西的多了很多,“之前大家都是用袋买,今天都是用车拉”。据了解,市民买得最多的就是米、面、挂面、蔬菜、肉、油、调味品等。
在江苏启东,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存在抢购物资情况。启东一大型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从2日下午开始,就不断有顾客来抢购米面等商品,“目前货架上米面等商品已所剩不多,并且线上下单也较为火热,超市都来不及补货。”启东市商务局一工作人员称,近两天,该市确实存在部分市民不理性囤积物资的情况,有个别市民甚至一次性购买了600斤大米。
此外,在江苏常州、安徽蚌埠等地,也均出现抢购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的情况。
央地齐出措施保供稳价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此之前,央地就曾发布通知、政策,安排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健全完备本地肉类储备规模及管理制度;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对抓好秋冬蔬菜生产进行安排,要求各地按照提高自给能力和保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蔬菜品种结构、生产规模,特别是安排好冬春淡季的市场紧缺品种和上市档期。大中城市要重点发展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菜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