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花落北、上、广、津、渝

  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的新高地。赵萍分析:“要对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形成吸引力,就要有在世界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能给外国游客带来独特的消费体验。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必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广中国品牌,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商圈建设。自2018年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重庆解放碑、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先后成为“全国示范步行街”。

  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心。全球著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纽约、巴黎、香港等,均集中了众多全球知名品牌。近年来,首店经济在中国兴起,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全球好物。去年,909家首店登陆上海,250家登陆北京,150家登陆重庆,112家登陆广州,62家登陆天津。今年,北京的首店数量爆发式增长,仅上半年就有434家首店、旗舰店落地。

  “未来中国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能是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可能是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赵萍表示。

  作用多大?

  ——促进资源国内外双向流动,推动形成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7%——一组数据表明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赵萍表示。

  据介绍,目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消费环境和消费市场亟待改善。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消费环境应当更加公平透明,最大限度保护国内外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消费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制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需要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时弥补短板,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既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内容,也将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建平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促进与消费有关的产品服务、人员、资本等要素的双向流动,有利于形成更加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也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与此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将对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产生重要的先行军作用。“这些城市将对亚太地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以及全球市场产生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此外,这些城市将集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推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建平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立足超大国内市场,形成对外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赵萍表示。(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消费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