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国大学生常用购物平台分析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国内电商购物平台中,淘宝/天猫依旧是大学生群体购物的首选,获得了七成以上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其次是京东/京喜,其占比也超过了五成,此外拼多多和抖音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较为受认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淘宝平台产品丰富、用户信任度较高,依然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率最高的购物平台。而拼多多平台上的产品多具备价格优势,因“团购+低价”策略,近年来也逐渐收获追求性价比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产品偏好调研分析(二)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社交娱乐及保健品消费中,男女生消费习惯差别不大。在饮食及日用品、服饰、兴趣爱好付费中,男生群体的消费率较高于女生;学习类消费中女生群体的消费率较高于男生。在化妆品消费中,男女生消费差异很大,女生消费占比超过5成,而男生消费不足2成。此外,男生更爱数码产品,有近四成男生每学期有过相关消费而女生只有两成。
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品类:饮食及日用品消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46.3%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在饮食及日用品上的消费支出为500-800元,800-1000元的占比为24.5%,而在1000元以上的占比仅为4.5%。饮食及日用品消费是大学生生活的刚需消费,结合大学生月均生活费来看,饮食及日用品消费在其整体生活费中的占比一般在50%左右。
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品类:形象消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七成大学生每学期在服饰类消费金额超500元,其中500-1000元的占比最大为37.1%,5000元以上的占比仅为1%。在护肤/化妆品类消费中,超六成大学生的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形象消费类商品,平价或低价护肤/化妆品可能更加迎合多数大学生群体。
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品类:社交娱乐消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42%的大学生每学期在社交娱乐类上的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39.9%的大学生消费金额在1000-2000元。聚餐、看电影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社交娱乐方式,有六成大学生进行了此类消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娱乐类在大学生群体的非刚需消费中占比较大,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也较为可观。
中国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二:超前消费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消费观念也在改变,加上受群体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朝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基本的食品、日用品外,对大学生来说,娱乐、颜值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成为开支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但目前来看,大学生消费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消费产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娱乐、颜值管理、社交、电竞、身材管理、旅游、养生等方面,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
中国大学生消费总结二:追求性价比高的产品
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受访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给予的生活费,少部分会通过兼职等渠道增加收入,因而大学生群体在进行购物、文娱、知识付费等项目消费时,对性价比的关注度普遍较高,这是大学生在预算约束下进行理性消费的一种表现。因而,商家在进行产品营销时,推出的群体性消费、拼单、二手置换等高性价比的新兴消费方式更容易吸引大学生消费群体。
中国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一:消费无性别化
数据显示,在休闲娱乐消费偏好上,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的消费偏好基本一致,消费偏好靠前的都是桌游、萌宠体验馆、VR体验馆、射击/射箭体验馆,无性别化消费趋势显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喜好和消费需求有更多的要求,拒绝接受性别方面对他们身份的定义,想拥有能够彰显自我的产品。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商家在品牌宣传上也走上“无性别主义”道路,以贴合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中国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二:超前消费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贷款形式不断涌现,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满足自身消费欲望的重要方式,而大学生群体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消费群体,对流行消费形式和观念的反应更为迅速,超前消费现象普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3.3%的受访大学生使用分期付款产品,此外分别有19.8%、17.4% 的受访大学生会通过分期付款、贷款购买超过预算的产品。虽然超前消费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当前的经济压力,但需要适度,避免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
来源:艾媒报告中心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大学生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