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表示,与传统广告相比,手机APP广告隐蔽性更强、精准度更高、主动性更强、转化率更优,对广告主吸引力很大。因此,尽管广告法、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规范已出台实施,但治理业内乱象难度依然不小。
暴利引人趋之若鹜。记者调查发现,正常的APP广告价格已有相当的利润空间,而违规广告因大多涉赌涉黄,价格更高,往往是正常市场价格的数倍之多,有些甚至能达到数十倍。
部分平台心存侥幸,钻规范漏洞。某视频APP平台运营人员韩先生告诉记者,手机APP以闭环广告为主,通过图片和视频设置“购买链接”,消费者直接跳到其他平台的购买页面,广告展示平台不用负责任。
记者还从不少用户处了解到,部分APP平台会在使用授权协议中玩“文字游戏”蒙骗用户。北京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小红书等APP在个性化服务设置条款中声称自己不会使用用户聊天内容,但用户行为数据“将被用来推测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些行为记录可以细化到包括浏览记录在内的使用记录,并且能够分析用户所阅读的文章咨询内容”。还有一些APP的此类条款中规定,如公司被并购或收购,这些隐私数据将一并移交给购买方,不必经用户同意。
此外,技术上的难题也增大了治理难度。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由于手机APP种类繁多,不同类别APP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广告发布主体也不尽相同,监管方需要持续针对海量各广告行为进行具体甄别,难度很大。
市场、技术、规范多角度发力治理“断病根”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手机APP广告乱象已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安全保障权、知情权与选择权。他认为,应加强执法力度,制裁和打击手机APP开发主体、平台机构及相关灰色产业链,激活公司理性自制的免疫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数据安全研究部陈湉建议引进公益诉讼,让违法违规手机APP广告发布主体切实承担相应责任。行业协会应开展自清行动,进一步明确APP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义务,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杜绝违法违规垃圾广告投放,将消费者友好型的合规理念植入到相应技术主题、市场主体,重视从技术研发方面堵住漏洞。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目前正在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广告活动监管方法和手段的调研,完善互联网广告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的准确性、时效性。
工信部方面表示,APP用户权益保护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把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APP专项整治往深里走、向实里去,强化提升用户感知,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APP应用环境。
来源:新华社记者乌梦达、陈旭、阳娜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APP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