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App屡屡泄露隐私,治理岂能总靠“罚酒三杯”?

  业内人士指出,用户个人信息带来的精准广告投放、个人信息的地下交易等,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目前的罚款力度相对收益来说起不到太大的惩戒作用。

  除罚款外,整改也是常用的处罚手段。2019年底,QQ阅读等App因“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问题被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被要求限期整改。千千音乐等多款App在今年5月也被要求限期整改。

  上海交通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渊等多位专家认为,目前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处罚手段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律,或是监管部门采取限期整改、约谈和下架等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没有锋利的“牙齿”能震慑这类行为。

  左晓栋说:“虽然也有个别案件被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查,但总体来看,目前下架几乎是最重的处罚了。”

  惩治违法行为,不能止于“下架”

  随着科技的发展,App所涵盖的个人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将声纹识别应用到银行App的登录、转账等环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智能研究中心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声纹识别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中国建设银行的这款App目前在线有效用户数已超过100万,调用声纹识别的业务笔数逾2亿次。

  对此,爱加密移动安全研究院副院长魏超表示,声纹等个人信息如果泄露,产生的危害会更大,需要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一些网民也留言认为,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资产,如果任由“科技树”越长越歪,恐怕会“人人自危”了。

  专家认为,要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体量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左晓栋认为,鉴于一些重要App与网民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手机的“基础设施”,下架有一定难度,监管部门可以大幅提高罚款金额,既让企业有痛感,又不会影响网民生活。同时,监管机构要细化裁量基准,做出相应处罚。

  张鑫认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联盟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工作,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规范隐私协议条款,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App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还涉及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第三方合作伙伴等整个移动生态。专家建议进一步打造有利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完善的生态系统。比如,进一步强化应用商店对App个人信息在安全方面的审核,提高相应标准等。

  此外,左晓栋认为,可以更多地让泄露个人信息的互联网企业适用刑法,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来源:新华社记者张建新、王井怀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App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