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跨境电商奶粉真就那么香吗?

  2016年,海淀区审理了一宗德国原装进口某品牌2段奶粉案。消费者购买后发现早在两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就下令销毁该批次产品,可依旧无法防止问题奶粉从经销商手中流出。申诉无果后,消费者只得将经销商与平台告到法院。

  一年之后,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查获1.8万盒德国某品牌奶粉假货,重达11吨,问题奶粉规格主要为600克装,消息传回国内后发酵一段时间后,渐渐被人遗忘。

  2018年年末,广州海关在打击跨境电商渠道走私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两起典型案例,其中走私奶粉共计62万罐。嫌疑人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制造假订单、虚构物流信息等方式,逃避监管进入市场。由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关税税率为零,因此有不法企业得以钻空子渔利。

  由于市场竞争不公平,滋生大量套利机会,跨境电商奶粉投诉数量长期维持在高位。2018年,中国国际商会、德勤以及阿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进口消费市场报告》,研究数据表明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投诉举报年平均增长达352%,其中奶粉投诉举报量达189件,占比24.5%。

  另一边儿,国产奶粉品质却在不断提升。根据艾媒咨询《2019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报告》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婴幼儿奶粉每月抽检合格率相比进口奶粉更高。

  03

  结语

  通过文本分析与场景分析,可以明确李翠枝议案的目的是希望规范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渠道,从制度上保障宝宝的口粮安全。

  提案人供职于质检中心20多年,提交该议案是正常履职行为。

  但总有一股力量想要曲解专业人士的观点,用片面语言误导社会。他们将“规范跨境电商婴配粉”断章取义,甚至还有人推波助澜带节奏,形成“企业搞垄断,限制人们购买洋奶粉”、“人大代表以权谋私让企业渔利”的错误观点。

  屡屡发生涉案金额巨大的跨境电商走私婴幼儿配方奶粉大案,表明缺乏监管的国外婴幼儿奶粉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国内,已成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一大安全隐患。

  奶粉问题事关重大,容不得一丝瑕疵。李翠枝提出建议,主要是希望规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秩序,保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质量。

  如果无视隐患,听之任之,那么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受伤害的将是我们的宝宝。

  来源:银杏财经 陈酿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奶粉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