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人从众!网红城市凭啥成为热门“打卡地”?

  一首《成都》令不少追求“文艺范”的年轻人对成都玉林路的小酒馆趋之若鹜。在将城市的“文艺气息”与特定文化记忆结合方面,成都便有独特的妙招。

  今年国庆期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等单位共同策划了一座“流动博物馆”。主办方挑选了馆藏里1949年到2019年的300多张重要历史照片和文物复印件,把成都地铁七号线布置成了“时光长廊”,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逐年呈现。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网红城市概念背后是地方城市形象营销的觉醒,通过对城市内旅游、交通、文化等各类资源的系统整合,能够有效梳理城市品牌,借助互联网传播的支点,可以将更多的社会资源纳入城市发展的规划当中。

  “久红”离不开管理

  “什么网红地,体验真差!”引流对于地方旅游业固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不论话题度多高的网红地也会迅速“跌落神坛”,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屡见不鲜。

  而在今年国庆期间,“魔都”上海则上演了一出网红景点教科书般的管理范例。10月2日18点50分,上海外滩滨水核心区瞬时客流达最高峰7.2万人,大外滩区域瞬时客流达22万人,超过此前瞬时客流18.6万人的历史纪录。

  为确保行人安全,上海警方启用三角形环岛“雨刷式”导流措施,民警和安保人员在主要路口站成了三角形标兵线,将进入外滩和走出外滩的游客隔离,避免发生人流的对冲。而马路封闭后,通过这一三角形成导流,实现客流通行单循环,最大程度利用道路资源,也最大限度保障道路有序通行。

  游客对网红景点的热情不仅考验着地方政府以及管理机构的突发情况处理能力,也对公共资源的“供给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来,有网友发现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门口的告示牌上显示,政府大院在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三个法定节假日开放内部停车场,机关餐厅提供淮扬特色简餐,以解决游客出行的部分需求。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七天国庆假期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如果一过节,到处人挤人,吃不着东西、打不到的士、坐不上公交、看不见风景……那不应看作城市的光荣。”一位网红城市执法一线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若出现这些现象,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公共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应急能力、创新管理方式。”

  来源: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苏晓洲 郭方达 卢宥伊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城市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