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服装类消费负增长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在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比超过1/3,但增速仅有2.0%。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也就是说,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更低。
苏剑称,这一现象很好解释,即规模企业出售的是更加高档的商品,在居民收入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消费者会率先减少这方面的支出,而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刚需产品受到的影响较小。
在几大类商品零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出现了负增长。苏剑举例说:“据我所知,有人做高档服装生意,之前每一单能赚700元,现在只能赚500元;之前3万元的营业额只需销售40单商品,现在要60单。”
汽车销售自2018年以来一直萎靡不振,4月份的同比增速为-2.1%,也拖累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仅增长0.1%。受房地产调控影响,4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速较3月下降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2%;家具类零售额较3月下降8.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1.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3%。
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数据发现,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近几年出现了缓慢下行的现象,此前绝大部分的月份中,该数据都能维持在10%以上的增速。苏剑表示,只看一个月的数据变化,存在偶然性,后续还要再观察,不过,在整体经济上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或是趋势性的。
光大证券指出,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不宜过度悲观,从他们的终端调研情况看,消费边际改善的趋势未见明显反转,对二季度及全年消费情况的预判应结合5月数据情况再做综合考虑。
统计局也称,判断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相邻两个月之间波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判断趋势。从4月份整体的生产、需求、就业、物价和企业生产预期等方面的指标综合变动趋势来看,经济运行总体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高增长,让消费者敢花钱,还要是继续努力扩大就业,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保障制度,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中新经纬客户端 薛宇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社会消费品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