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品牌观察 >> 正文
巨力索具定增非主业资产 众食利族暗渡陈仓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1-05-23 红商网 评论 发布稿件

  巨力索具(20.12,-0.43,-2.09%)于5月17日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以19.75元的价格,向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1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2亿元全部用于收购控股股东巨力集团旗下的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8.5亿元),并计划在收购后并对此项标的进行增资(3.5亿元)。通过对于定向增发预案进行分析,发现巨力索具在整个资本运作过程中仅仅充当了一个“壳”角色,成为潜伏在巨力新能源中众多资本食利族的变现通道,而收购的资产未来盈利堪忧,对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作用则差强人意。

  巨力集团借机大肆套现

  巨力索具的主营产品为各类纤维及金属索具,而此次拟收购的巨力新能源则经营太阳能电池组件,这两个行业不存在任何交集,因此收购行为不可能形成任何经营协同效应,那么资产收购的目的何在?

  定向增发预案中所称“能够消除公司与巨力新能源之间的关联交易”实在有些牵强,2010年两家公司之间发生的158.19万元关联交易金额,仅为巨力索具全年营业收入14.47亿元的千分之一,此等比例的关联交易绝对无碍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独立性。

  同时,企业管理学界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利弊讨论尚无定论,那么定向增发预案中所述的“业务多元化可以提高收入和盈利的稳定性”或许不过噱头,真正目的则是通过巨力索具这一融资平台的运作实现股权资产的变相IPO,帮助实际控制人巨力集团及巨力新能源的其他股东成功套现。

  仅以控股股东巨力集团为例,根据预案信息披露其持有巨力新能源54.53%的股权,同时巨力集团不参与此次定向增发,这意味着巨力集团通过上市公司这个资本平台成功将旗下股权资产变成为4.64亿元(8.5亿元×54.53%)现金。

  收购资产未来盈利堪忧

  从通常的产业逻辑来说,如果有一桩赚钱能力强且前景看好的买卖,都不会急于卖给他人,巨力集团着急麻慌地将巨力新能源“推”给巨力索具,真正目的或许在于恰逢时机的高位套现。

  定向增发预案中未披露巨力新能源的详细财务数据,我们无法准确判断该公司的盈利前景,但是通过对预案中披露的另外3家主要竞争手上市公司(分别为超日太阳(19.03,-0.67,-3.40%)、向日葵(21.300,-0.73,-3.31%)、东方日升(22.460,-0.24,-1.06%))的平均数据,不难感受到整个行业的冷暖兴衰。

  巨力新能源所处的太阳能组件行业对应主要生产原材料为晶体硅,根据向日葵2010年报披露,多晶硅材料所占成本比重达到70%,可见晶体硅材料价格的变动将会极大影响到太阳能组件行业的成本占比和毛利率。

  晶体硅价格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大幅下跌。仅以多晶硅为例,国际价格从2008年中最高时的约500美元/公斤,一路下跌到2009年末的50至60美元/公斤,并在此后半年时间里低位徘徊,导致了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的盈利增长“黄金期”(见表1)。

  但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以多晶硅为代表的晶体硅价格已经开始缓慢回升,截至目前超过110美元/公斤,这直接导致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盈利能力出现拐点(见图1)。出拐点,这从另外3家上市公司披露的销售数据变化中可见一斑(见表2和图2)

  同时,在主要原材料晶体硅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作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变化“风向标”的毛利率也同样不容乐观,另外3家上市公司的单季度平均毛利率创下了近6个季度的新低(见表3和图3)。

  有机构报告显示,近期光伏产品,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均出现幅度不等的价格下跌,部分产品从最高点到现在下跌幅度超过30%,对相关生产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供需失衡导致阶段性景气下滑。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巨力新能源的实际控制人,巨力集团无疑在第一时间掌握着该公司的行业资料和第一手经营数据,由此不难预先感知到巨力新能源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此时选择套现规避风险不失为“明智之举”。

  更何况巨力新能源即便能够保持目前的经营水平,也同样无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巨力新能源1季度末净资产为6.56亿元,实现净利润1219.67万元,以此粗略计算全年净资产收益率为7.44%(1219.67万元×4/6.56亿元×100%),比巨力索具1季度折算全年净资产收益率7.76%(1.94%×4)还低0.3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收购巨力新能源反而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谁在潜伏巨力新能源中短期获利?

  定向增发预案中披露,巨力新能源2010年末净资产为4.35亿元,在1季度实现净利润1219.67万元的条件下,一季度末净资产金额却飙升到6.56亿元,由此计算该公司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便“创造”出了2.09亿元(6.56-4.35-0.12)的非营利性所有权权益。这意味着在巨力新能源即将被收购的2011年一季度,有神秘资本在对巨力新能源进行增资,而且新投入资本金额高达原净资产金额的48%(2.09/4.35×100%)。

  预案中没有披露巨力新能源详细的股权发展历程,因此我们无法确知是哪路资本运作“高手”将增资时点把握得如此“恰到好处”。但是针对一家上市公司策划再融资收购价值数亿元资产的资本运作方案,显然不会是大股东一拍脑袋在短短3个月内就能敲定的,这也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神秘资本增资的目的,就是在未来3个月内将股权溢价卖给上市公司巨力索具。

  按照巨力索具8.5亿元的计划收购价格计算,相对巨力新能源一季度末净资产溢价了29.57%,这意味着在2011年一季度潜伏进巨力新能源股东名册的神秘资本,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获取了约30%或超过6000万元(2.09亿元×30%)的资本收益。

  从巨力新能源经营数据来看,2011年一季度仅实现净利润1219.67万元,尚不及2010年全年净利润金额5693.84万元的四分之一。这虽然不足以说明巨力新能源盈利能力趋于下降,但是该公司所处的太阳能组件行业整体单季度销售金额却鲜明地呈现出拐点,这从另外3家上市公司披露的销售数据变化中可见一斑(见表2和图2)。

  同时,在主要原材料晶体硅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作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变化“风向标”的毛利率也同样不容乐观,另外3家上市公司的单季度平均毛利率创下了近6个季度的新低(见表3和图3)。

  有机构报告显示,近期光伏产品,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均出现幅度不等的价格下跌,部分产品从最高点到现在下跌幅度超过30%,对相关生产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供需失衡导致阶段性景气下滑。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巨力新能源的实际控制人,巨力集团无疑在第一时间掌握着该公司的行业资料和第一手经营数据,由此不难预先感知到巨力新能源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此时选择套现规避风险不失为“明智之举”。

  更何况巨力新能源即便能够保持目前的经营水平,也同样无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巨力新能源1季度末净资产为6.56亿元,实现净利润1219.67万元,以此粗略计算全年净资产收益率为7.44%(1219.67万元×4/6.56亿元×100%),比巨力索具1季度折算全年净资产收益率7.76%(1.94%×4)还低0.3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收购巨力新能源反而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相关阅读
·巨力索具定增遭质疑股价应声大跌 2011年05月19日
·拟购资产负债率高企 巨力索具“ 粗糙”定增遭疑 2011年05月19日
·巨力索具新能源曲线IPO 140余人提前涌入获巨利 2011年05月18日
·上市一年业绩不佳 巨力索具谋划再圈钱 2011年05月11日
搜索更多: 索具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责编:周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