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多人都有科技背景,所以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玩耍’,”Forge 美国资本市场联席主管安德鲁・塞塔(Andrew Saeta)表示,“在他们看来,父母那辈的‘股票 + 债券’投资模式未必能奏效,尤其是在物价高企的当下。”
从 “投资选择” 到 “反叛象征”
这一趋势在千禧一代和 Z 世代中表现最为明显,但也吸引了更广泛的群体。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会计主管查德・布莱克本(Chad Blackburn)从十几岁就开始购买股票。如今 45 岁的他基本避开了股票和债券,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初创公司 —— 没错,还有比特币。
“互联网泡沫和金融危机迫使我更深入地思考投资,” 他说,“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于股票和债券?尤其是当很多传统投资的分散性远不如你想象的那样时。”
对许多人而言,另类资产不仅关乎回报,更是一种反叛形式。即使是那些从市场上涨中获益的人,也对曾经帮助他们获利的机构心存疑虑。经历过 2008 年和 2020 年的市场崩盘,他们认为公开市场和 60/40 策略脆弱不堪,甚至可能被 “操纵”。
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房地产、数字货币和私募股权目前是这个新兴富裕阶层的首选。这种吸引力兼具心理和财务层面:这些资产被视为不受政府干预影响,且更有可能带来高额回报。
“他们认为,‘系统在针对我’,”Acadian 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欧文・拉蒙特(Owen Lamont)表示,“我必须不走寻常路才能致富。”
机构 “转向零售” 的背后逻辑
另类资产被积极 repackage 给个人投资者的一个原因是,传统买家 —— 养老金、捐赠基金、保险公司 —— 可能已接近投资上限。根据 Preqin 的数据,大型机构将约五分之一的投资组合配置于另类资产,而美国银行调查中的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仅为 7%。
但将另类资产一概而论可能存在误导。摩根士丹利私人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克里斯・图米(Chris Toomey)指出,私人信贷和基础设施因承诺稳定的现金流而吸引年长投资者,而年轻群体则更青睐私募股权。
“他们正处于投资周期中能够承担风险的阶段,” 图米说,“他们是早期投资者,投资期限也长得多。”
趋势之下的 “分化” 与 “挑战”
不过,即使在年轻一代中,投资偏好的转变也并非普遍现象。在 Forge 上追逐独角兽的投资者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储蓄者。根据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 Inc.)的数据,由于倾向于将资金存入现金型 IRA,这一群体中的许多人持有大量现金 —— 而没有将资金充分投入多元化投资组合。
没有所谓 “单一类型” 的投资者,也没有关于另类资产的 “唯一真理”。但财富管理的未来将与过去截然不同 —— 华尔街已在争相从这一代人的投资偏好转变中获利。
“投资者偏好和产品供应正在以一种相互促进的方式演进,共同推动另类资产的顺周期需求增长,” 美国银行的佩尔扎表示,“我们可能正处于这股真正浪潮的初期阶段。”
来源:新浪财经 环球市场播报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