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家人看专家号,杭州的专家基本200块,排得很满,搞得看病的很急,专家也很累。究其原因,还是医院的收入模式。
1,市场有巨大需求,一般号子人更多,水平也有限,很容易看不好,还耽搁治疗,得不偿失。
2,号子排得多,收入就高,提成也高。一个专家上下午共40个号,8000块。这确实也满足了大量看病人的需求,好医生难求,国民健康素质有待提高。
3,感觉现在医疗水平是在进步,但进步在药多,检查手段多,花钱多。资深专家少,普通医生多,靠经验治病的少,靠瞎蒙治病的多。举个例子,我经历过的,好多病是我自己查资料诊断出的,然后给医生验证。
4,医疗费用隐性开支比较大。很多不能报销,一般医院都单独开药房,自费买器械或药。
所以,医疗反腐也好,改革也好,确实要考虑到医生的经济利益,要有一个合理的收入方案,让医院不会基于创收去治病救人,而是真正地回归救死扶伤。医院应该是一个功能性单位,而不是销售公司。要对每个病人负责,而不是为了钱看病。
更重要的一点,现在很多医生只会靠机器检查单看病,医学院要负主要责任。医生的培养,考核,经验非常重要,一个普通人都能判断的病,医生却拿不准,这是医学的倒退,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误诊的很多。我的一个真实病例,在某人民医院,检查做尽,多人会诊,拿不准,还怀疑癌症,做个支气管镜差点搞死人没抢救过来,还想搞肺穿刺,果断换一个医院,找了个专家,200块号子,一个普通CT搞定,就是个普通肺炎。前面医院花了近2万,浪费了好多国家医保的钱,也浪费了老百姓的血汗钱。医疗系统的问题离不开医学院的培养体制改革。

来源:《独贾参考》——财富创业,弘商弘道。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诸利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本文同步发表于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微博等新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