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无印良品多地关店,官方回应!

  谈及闭店原因,世茂工三店一位店员表示,“其实一开始这边挺盈利的,但后来不那么盈利了,加上三里屯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两家离得太近互相影响,公司就决定关闭我们这家了。”

  至于闭店后的员工去向,该店员表示还存在不确定性:“没有谈赔偿,我们可能会被调到其他门店,但不一定会去三里屯那家新店。”谈及未来的工作安排,她的语气中也透露出些许迷茫和无奈。

  “我们现在就是一边在关店,一边在开店。”上述店员简要概括了无印良品目前战略调整的状态。无印良品在三里屯商圈上演的“关旧开新”并非孤例,而是该品牌整体战略布局的变化开端——一边悄然合上业绩欠佳的门店帷幕,一边在核心商圈重金打造规模更大的旗舰新店。

  对此,MUJI无印良品官方向《BUG》栏目表示,“个别的闭店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

  “MUJI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40家左右门店,MUJI希望能持续开旗舰店,是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方式的体验。3月1日至今,MUJI新开了15家店铺。”无印良品(MUJI)官方表示。

  平替品牌围剿,溢价空间被大幅压缩

  中国是MUJI无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也是除了日本本土之外的第二大营收支柱。据报道,截止2024年8月,MUJI无印良品在国内的门店总数超过400家。

  为争取中国市场,此前MUJI无印良品在中国推出了包括降价、推出联名产品、增售宠物用品、即时零售等业务。2023年,在上海开出了全球首家农场概念店;2024年,又在北京开出提供品牌入华以来最完整商品群的旗舰店,作为本地化探索的重要一环;2025年,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挑战,采取了上述谈到的“关旧开新”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从财报来看,MUJI无印良品的主动求变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其母公司良品计画的财报,在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九个月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9.2%至591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7.1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1%至435.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17亿日元)。

  MUJI无印良品中国首席市场执行官吴姝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24年9月,中国大陆地区已实现连续9个月的同比增长。”并谈到,“目前,除日本之外,MUJI只有在中国市场拥有从开发到生产的完整供应链。”

  嘉世咨询合伙人李应涛向《BUG》栏目表示,MUJI无印良品此次大规模闭店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点:

  一是,租金与客流的严重错配。无印良品部分门店早期进驻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在租约到期后面临租金大幅上涨的状况,而实际客流却难以支撑成本。同时,城市商业格局的变化使得传统商圈客流被新兴商圈分流,最终导致单店盈利模型的恶化,也就是客流无法支撑租金的情况。

  二是,门店网络过度饱和。该品牌在华扩张高峰期曾拥有400多家门店,部分区域布局过于密集。这种同区域门店间的“内耗”,直接导致单店客流分散、同店销售额持续下滑,最终使得单店盈利模型难以维系。

  三是,线上、线下平替品牌的围剿。在线下,名创优品、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直接蚕食了无印良品的线下市场份额;在线上,网易严选等电商品牌的崛起,进一步分流了其核心客群,再加上各大电商平台上白牌商家的崛起,这些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的线上商品,以极致性价比彻底解构了无印良品“设计+品质”的传统优势,使得无印良品原有的产品溢价空间被大幅压缩。

  对于MUJI无印良品今年在华战略的调整,李应涛分析表示,“从财务方面来说,本质上是为了减轻自身的财务负担,关闭一些低效的店铺,然后集中资源做高坪效的旗舰店,从规模扩张转向盈利优先;从更长期的目标来看,是在做本地化的改革,获取一定战略调整的空间,通过减少亏损的包袱,将预算投入到本地化商品的开发、供应链的降本增效等大方向的调整。”

  来源:新浪财经 《BUG》栏目 闫妍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