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驻香港后,麦当劳迅速套用“地产+餐饮”的业务模式。当时香港核心区街铺供应稀缺,麦当劳以“长期租约+提前锁定街口”的策略,在铜锣湾、油麻地、旺角等核心地段迅速布点,并以自有资金购入部分铺位。
麦当劳门店带来人流与现金流,自持物业则享受到了80-90年代香港地价飙升的红利,推动了其资产增值。
据报道,在2001、2003年,麦当劳就曾在香港出售尖沙咀、九龙城、北角等地的自持店铺,并由此获利近1亿港元。
“非卖不可”的理由
此次出售商铺中的尖沙咀星光地下及地库早在2019年就被麦当劳推出招标,当时的市场人士估值约1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14亿元),呎价超过23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1万)。连同该物业一同推出的还有鰂鱼涌、蓝田、大埔、屯门及深水埗的5个商铺,但最终没有成功售出。
如今6年时间过去,“尖沙咀星光地下及地库”物业市值反而降到了4.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价格几乎腰斩。
这个商铺的境遇,是当下香港商铺市场持续萎缩的缩影。
戴德梁行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5月,香港旅客总人次虽然同比增长11.9%,但同期整体零售业销货额持续萎缩,同比下降4.0%至1,5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18亿元)。
而且零售业的萎缩进一步传导至商铺市场。报告显示,第二季度香港核心地区商铺空置率总体上升:铜锣湾空置率从上季的5.3%攀升至13.2%;旺角及中环空置率环比微升,分别为9.5%及8.6%;尖沙咀则持平于9.4%。
空置压力导致商业街零售租金在第二季度普遍下降:铜锣湾零售租金环比下跌3.6%,尖沙咀紧随其后,环比下跌3.4%,旺角租金环比微跌1.7%。
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亦指出,香港商铺租赁市场的萎缩情况:2025年一季度,香港主要街道店铺租金整体环比下降3.5%,降幅创六个季度以来新高。
其中,中环区环比下降3.8%,铜锣湾区环比下降3.0%,尖沙咀区环比下降3.0%,旺角区环比下降4.3%。
不过,商业物业的整体价格的大幅下降,却变相地刺激了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增加。
据利嘉阁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截至6月30日为止的2025年上半年,香港共录得2,238宗工厦、商厦及店铺物业买卖登记,涉及登记金额达322.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4亿元),较去年下半年的1,794宗及271.6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分别上升25%及19%。在此背景下,对麦当劳来说,“长持”策略已失去了市场土壤,倒不如抓住时机迅速沽货,及时止损换取现金流在手里,将资金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项目。
毕竟目前市况波动,握牢“活钱”比困守“资产”更能在市场变化中求得生存。
来源:观点网 黄建铧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