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组织协同等待释放
除了供应链端的调整,萨莉亚在组织架构上的变动,也释放出更明确的“深耕中国”信号。
7月起,公司董事兼执行董事、海外事业本部长长冈伸将兼任中国总公司总经理,负责统筹全国业务。随着这一任命落地,萨莉亚在广东设立中国总部的计划也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人事调整,而是一个明确的管理动作:由总部高层直接下场,推动从“区域独立运营”向“全国协同管理”转型。
提升效率、打通资源、加速知识沉淀——让全国的运营经验真正实现流动和共享。
03
从混乱中练出来的极致运营
萨莉亚的真正底牌
尽管萨莉亚如今在中国市场也面临业绩压力,但这种起伏波动在大环境下谈不上异常,更不是失败信号。
在中国餐饮告别粗放增长、迈向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萨莉亚仍然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教科书。
《萨莉亚经营术:年客流量2亿人次的奥秘》近日被引进出版。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在推荐序中写道:在所有餐饮品牌中,萨莉亚对米村拌饭的影响“可谓最大之一”。
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发现,今天看似成熟、高效的萨莉亚,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这些能力。
在书中,作者、萨莉亚前任CEO堀埜一成回忆:他刚进入公司时,看到的是一片被增长掩盖的混乱——
门店没有清晰的财务核算,标准流程形同虚设,技术传承靠“看着师傅做”,定价体系全靠拍脑袋。
堀埜当时的判断是:“除了理念,其他全都要换。”而这场改造,整整做了十年,才勉强接近他理想的样子。
萨莉亚当年的内部状况,可能比今天许多正经历转型阵痛的中国餐饮品牌还要糟糕。
它如今在日本本部所展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标准化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无数次试错、反复修正、持续磨合,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这些看似混沌的阶段,恰恰是系统生长的起点。对于今天仍在摸索路径的中国餐饮人而言,同样如此。
小结:
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没有哪家餐饮品牌真的轻松,萨莉亚也一样,正在经历自己的波动和阵痛。
真正值得参考的,不是萨莉亚日本本部的“极致模型”,而是它如何在困境中打碎系统、重新搭建。一步步把混乱磨成秩序,从泥泞走出路径。
来源:职业餐饮网 张铎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