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网 龚丽欣
2024年,万科的商业业务(含非并表项目)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下降2.5%。
“我们的资源没法做到全部业务都能照顾好,所以这时候必须要做取舍。”
在去年上半年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万科宣布未来将聚焦综合住区开发、物业管理、租赁住宅三大主业。
而过往被寄予厚望的商业板块,则面临了新的境遇。
人员调动、架构调整、资产出售……成为万科商业板块2024年的关键词,而印力集团的“归去途”也成为了过去一年时间里,市场关注的重点话题。
业务调整之下,万科商业板块的业绩表现如何?一连串的数据当中,又能否窥探万科对印力,乃至整个商业板块的未来思绪?
业绩解析
3月30日晚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的业绩报告,在致股东信中,这家企业表示2024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从其整体业绩来看,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为3431.76亿元,同比下降2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94.78亿元,由盈转亏。
与集团整体业绩走势一致,2024年,万科的商业业务(含非并表项目)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下降2.5%。
查阅发现,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万科商业业务(含非并表项目)营业收入分别为63.22亿元、76.29亿元、87.2亿元及91.1亿元。而2024年的收入回落至两年前的水平。
此外,这份财报与过往也有不同。
一方面,自2023年年度报告开始,万科不再公开披露其营收前十的商业项目,最新发布的财报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印力的营业收入同样不再单独披露。
不过,对比过去几年的业绩表现不难推测,印力的业绩占比约占万科商业业务总收入的六成左右。
如若按此粗略计算,过去一年,印力管理的商业项目营业收入则为53.34亿元,对比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的42.22亿元、52.29亿元、54.8亿元及57亿元,亦呈现出顶部回落的态势。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商业客整理
“去年印力出售了不少核心项目,管理规模有所下降,对其结算收入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如是提到。
不过,即便是业务收缩的大背景下,年内,万科仍有新的商业项目落成。
财报透露,2024年,上海徐汇万科广场、上海三林印象汇、深圳坂田万科广场等8个商业项目开业。
其中,上海徐汇万科广场开业率88%,区域首店率40%;深圳坂田万科广场开业率96%,其中深圳首店10家,龙岗区首店34家;上海三林印象汇开业率86%,区域首店率超50%,作为上海首个印象汇产品。
截至报告期末,万科合计开业181个商业项目(不含轻资产输出管理项目),较2023年末减少22个项目,建筑面积1081万平方米,同比缩减6.65%。
年末,该公司规划中和在建商业建筑面积为196万平方米,而上年同期为305万平方米。同时,万科管理运营的商业项目中,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规模占比超过58%,四个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9%,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超过94%。
显然,无论是开业项目还是储备项目,万科其业务总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少。

数据来源:企业财报,观点指数、商业客整理
持续出表
业绩下滑、项目规模缩减……在外界看来,这是万科放弃商业板块的有力证据。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初,深陷资金压力的万科,便对其主营业务做出了大调整,商业板块不再是万科“三大主业”之一。
针对彼时的“瘦身计划”,万科提到,将通过大宗交易和REITs,把商业办公资产转让出去。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