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国美零售录得销售收入约为4.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1.09亿元减少96.57%;归属予母公司拥有者应占亏损约为3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9.66亿元增加19.32%。截至上半年末,该公司已逾期及未到期债务分别约为163亿元及70亿元;涉及未决诉讼共计1322件,金额共约102.4亿元。
随着黄光裕多次减持,国美零售的实控人已经从黄光裕变更为无实控人。入狱前,他曾三度问鼎中国大陆首富。
另据媒体近日报道,国美超市招商人员提供的品牌手册显示,国美超市的门店类型分为旗舰店、标准店、直播体验店。其中,加盟开设一家100平方米的旗舰店,需要约60万元,包括10万/年的品牌使用费、2000元/平方米的货品保证金、约1500元/平方米的装修费,以及总计超过16万元的设备费、系统费用与道具广告费等;开设约80平方米的常规店,费用约在38万元;开设20平方米的直播体验店,费用则在9.8万元。
21日,中新经纬以加盟门店的名义致电咨询了国美超市的招商顾问,对于10万/年的品牌使用费,该人士说:“那应该是之前的,现在刚做的招商计划是有优惠政策的。”
关于门店开设条件,该人士介绍,加盟属于品牌授权合作,要收取品牌使用费,定价、货品、装修、设备、收银、货架是公司统一输出,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做。品牌使用费与店型有关,一共有三种店型,30平方米属于便利店,费用大约是15000元/两年;80平米左右属于社区店,费用约3万元/两年;120平方米属于旗舰店,费用约5万元/两年。
区域与城市选择上,国美超市在全国都已开放报名通道,每个城市当达到一定量时,公司团队会进驻,“考虑的主要是货品配送,太偏远的地方运营服务费比较高。”至于加盟之后的经营,该人士表示,除了传统的店面基础销售,还有公域直播、私域社群转化、定期团购秒杀,品牌方都会给予支持。
国美超市已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了多个账号。国美超市抖音账号的封面图中,出现了黄光裕的身影,该账号目前关联了两家在广州市开设的门店。
便利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2中国便利店TOP100》,2022年便利店数量突破万家的品牌仅有三个,分别是美宜佳(30008家)、中石化易捷(28606家)、中石油昆仑好客(20600家),第四名天福连锁的数量为6970家,第五名罗森的数量为5641家。国美超市计划开设1万家门店,意味着它要剑指中国便利店头部位置。
毕马威和中国经营连锁协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称,2022年全球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为10153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较2021年上升9.9%,预计2023年-2026年,全球便利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3%。在渗透率方面,通过对比数据发现,韩国维持覆盖率第一,每112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中国大陆便利店覆盖人数为4751人/店,相比2021年(7033人/店),渗透率得到提高,但对比样本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便利店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中新经纬表示,从整个行业看,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大,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头部公司仍在不断扩张。从国美超市对外透露的信息看,虽然叫“超市”,但从门店面积看更接近于便利店,在模式上,意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可以称为全域零售模式。
市场机会巨大,但对国美超市这种新入局者一定有利吗?
文志宏称,通常来讲,一个新的零售业态的从创立到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从0到1、从1到100的探索过程会比较漫长,“对国美超市而言,三年能不能开出1万家店,或者开出的1万家店能不能存活下来,这都是未知数。之前也有其他行业的巨头跨界进入便利店领域,但最终损失惨重。国美零售虽然也是零售业,但经营的是家电卖场,与便利店零售的玩法差别非常大。目前有很多传统零售业都在艰难转型,挑战与压力比较大。”
他继续分析,尽管国美零售与国美超市是独立运营的,但国美零售也会对国美超市的品牌形象带来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国美零售属于知名品牌,这对业态发展和顾客认知是有利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ToB业务上,国美零售的经营危机会对供应商的信心带来挫伤。
在国美超市消息的刺激下,国美零售的股价出现大涨。17日-22日的4个交易日中,国美零售的股价累计上涨0.025港元/股,22日报收于0.056港元/股,累计涨幅达80.56%;市值上涨11.95亿港元,总市值为26.77亿港元。(来源:中新经纬 薛宇飞 实习生 李泽璇)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