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的故事
除了纸业同行和投资公司,维达股权的另一位潜在买家是持股20.89%的二股东富安国际,富安国际股份的最大持有者则是维达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朝旺。
5月1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富安国际正在与银行接洽,探讨以融资收购Essity股份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65岁的李朝旺而言,这是一次重新掌控自己所创办企业的机会。
1958年,李朝旺出生于广东江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年少时一度辍学挣钱。但即便在这样的家境下,他还是保持一颗好胜心,在中学时一直当班长,毕业后 “上山下乡”,到农场后当上“副队长”,回城之后进入新会河南纸制品厂,也慢慢成了厂长。
1985年初,新会河南纸制品厂与当地另一家生产草纸、纸箱的包装厂合并为新会日用品厂,也就是维达的前身,而27岁的李朝旺也被任命为新厂长。
合并后,李朝旺决定将产能集中利用,打造一款拳头产品——小包装纸巾,这在当时还普遍用手帕的内地并不常见,李朝旺是一次在香港陪客户吃饭才发现的这种产品,留下深刻印象。
两年后,新会日用品厂推出了第一款面巾纸,取名“威牌”,1毛钱1包,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款高档盒装面巾纸,此外还开发了卷纸业务,当初的小工厂也正式更名维达集团。
1993年,维达改制,当地政府转变为非控股性单一大股东,同时把工商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引为股东。同年,维达纸业城建立,设备从国际行业巨头日本川之江造机订购,售价高达3000多万元,年产能为1万吨,被命名为“维达1号”。当年,维达营收首次破亿。次年底,随着 “维达2号” 建成投产,年产能攀升至2.4万吨。
2007年7月10日,维达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当天股价上涨了39%,获得约115倍超额认购,集资近13亿港元。
在一次访谈中,李朝旺曾表示,上市是创办维达的夙愿。
“也许价值观不同,我对于绝对控股权看得很淡。纵观全球成功的企业,很多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在维达还没有上市的时候,资金的吸纳没有停止过。德国最好的纸业公司SCA,美国私募基金等先后进入维达董事会。上市四年以来,维达从来没有停止过用资本运作经营公司。我始终坚持这个原则,既然维达股权要让出去,我就要让最满意的人进入维达的股东大会。”他如是说道。
从2000年到2012年,维达主打的产品只有蓝色经典系列,靠着卷筒纸和手帕纸两个 SKU卖遍全国,Essity进入后,为维达带来了护理产品等更多品类和渠道。
据维达国际2023半年度财报显示,该公司期内实现营收100.7亿港元,同比增长4%;纸巾业务营收为83.61亿港元,同比增长5%,占总营收的83%。按品类细分,婴儿护理板块实现营收5.56亿港元,女性护理则营收4亿港元,成人护理板块营收7.52亿港元。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上半年维达国际净利润为1.21亿港元,同比下降81.1%,而毛利率方面,纸巾业务为23.8%,较去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个人护理业务的毛利率为31.2%,下降2.9个百分点,较传统业务更为坚挺。
随着全球纸浆产能回升,生活用纸消费提振,花旗不久前上调维达目标价至21.9港元,评级“买入”,麦格理也给予了“跑赢大市”评级。
维达的发家于中国侨乡江门,这里有过太多游子归乡的故事,维达或许也会重新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企业”,但交易各方的态度尚未明晰,故事剧本仍未敲定。
来源:观点网 冯嘉炜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