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土品牌如何连接消费者,耐克同样提供了变革样本:将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相结合,打造全方位的营销模式,利用运动赛事、社区体验和数字化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
回顾品牌的营销历史,对于一些赛事,耐克并非官方赞助,无法直接使用赛事资源,但耐克善于用出乎意料的营销手段,将品牌、赛事和观众串联起来,最终触达消费者。
极具效果的营销策略,也意味着宣传推广成本的大幅降低,并在股价上有所体现。
就宣传推广方面的费用来看,有着更多营收的耐克,本应在营销费用上高过对手—阿迪达斯,但事实上,耐克的推广费用率一直稳定在 10%左右,不及阿迪达斯的一半。
挖掘三四线:下沉问题 线上解决
受制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不少行业出现了消费萎缩和降级现象,也迫使本土品牌转向三四线城市用户,发力下沉市场。
耐克如何抓住三四线机遇?董炜的方法论聚焦于线上和合作伙伴。
她认为,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作用。
数字化平台不受城市的地理界限影响,能够触达更多的消费者。
“比如social platform(社交平台),无论是我们做的品牌活动、直播还是励志故事,所有的消费者都能看到。”
因此,从消费者与品牌的交互和参与来看,耐克并没有地区性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和电商平台的作用。
“以至于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找到耐克,找到你心仪的产品。”
她总结,还是要通过线上解决线下的下沉问题。
强大的国内合作伙伴网络,也让董炜颇具信心。
“无论是直营的员工,还是零售的合作伙伴,他们都拥有丰富的产品零售服务经验。”
耐克大中华区也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将零售体验打到更为下沉的城市去。
全民健身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无论从一二级市场而言,体育产业也是目前为数不多仍在风口的赛道。
从投资角度而言,服装与鞋类属于高频消费品,行业空间是万亿级市场,尤其是运动类产品,叠加了体育属性,更受投资者青睐。
对于耐克而言,更高效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有利于提高在中国的竞争壁垒。
耐克也不断在通过财务数据证明自己:已牢牢抓住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潜在体育市场。
目前耐克在大中华区的雇员已超过8000人,“我期望能够带领Nike团队以及Nike整个大的生态体系,为全民健身和中国体育产业做一些贡献。”董炜最后说道。
(来源:腾讯潜望 邬川)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耐克 |